十二生肖圖案背天干地支花錢考

        收藏快報 18-01-31 13:27:07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如圖是一枚十二生肖圖案背天干地支花錢,直徑6.9厘米,清代,此花錢正面為十二地支楷書和十二生肖圖像,背面為十天干楷書,此花錢為一大型花錢,十二生肖的動物栩栩如生,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整,結構整齊,為一書法精品。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及十二生肖是怎么形成的、主要內涵是什么?很少有人能說清楚。

          在聯合國對世界歷法改革時,我國的農歷仍然不變,這就是說我國古代創建的陰陽合歷干支紀年是科學的,這不僅是我國歷法史上的偉大的功績,也是對世界歷法的一大貢獻。

          在很多花錢中,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都同時出現,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到底如何關聯?為何十二生肖花錢能為大眾所崇拜,原因何在。

          其實談十二生肖,我們前面討論過歲星紀年用的是十二地支,將十二種地支配上十二種動物,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在湖北云夢睡虎地十一號秦墓出土的竹簡上。

          睡虎地十一號秦墓下葬年代在秦始皇時。但竹簡的年代可到戰國晚期。十二生肖的起源當在此以前。其實,在有關先秦的典籍中不乏十二生肖的零星記載,如《呂氏春秋》有“周鼎著鼠,令馬履之”的記載。而最近發現的天水漢簡《日書》是較為正統的秦日書,其中亦有完整十二生肖。但與云夢日書又不盡相同,更接近東漢王充《論衡》記載,又并非完全相同。

          在先秦至漢初僅“丑”一項具備了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配的“吻合”程度。在公元前二世紀以前,雖然早就有了如同隋唐的十二地支,但生肖與其相配與隋唐時期相比還有較大的隨意性。可見十二生肖從基本完整到最后完善經歷的時間就相當長,而從其起源到初步完整之間的時間亦不會很短,十二生肖起源應在戰國以前。

          為什么會出現十二生肖呢?這也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蛘f古時將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等于現在的兩個小時,而以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如子夜11時至次日晨1時,老鼠最為活躍,因此這個時辰與鼠搭配,為子時,早晨1時至3時,是!暗疆敗钡臅r間,故以牛配丑時,等等。而趙翼在《陜余叢考·十二屬相》中說:“竊以為此本無甚意義,古人但取紀年月而已。……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⑼弥惙旨o歲時!笔さ钠鹪春芸赡苋缵w翼所說,因民間開始不知或不習慣用干支紀年,而是用一些常見的動物紀歲時,所以,最初的動物是不太固定的。因此,云夢秦簡、天水漢簡和王充《論衡》中的十二生肖都不盡相同,這正說明十二生肖從初起到完善有一個過程。既然我們祖先能將天空星野想象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動物,為什么就不可能用十二種動物來紀歲時呢?至于將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及又與陰陽五行相配,則是后來的術數家和道家的事了。

          十二生肖產生后,大約經歷了戰國、秦、西漢幾代。直到東漢元和二年(85)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用干支紀年,而十二生肖紀年當亦從此開始,其后流傳至今而不變。但似乎仍不很普遍。

          但十二生肖此時畢竟開始流行起來了。值得注意的是,用十二生肖紀年,稱謂人的年齡的記載亦見于此時。北周時,宇文護的母親閻氏被北齊執,齊人令人為閻母作書報護,書中有“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的話,這與我們今天的習慣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如果北周時十二生肖紀年不太普遍,宇文護的母親何以會在信中如此寫呢?更為難得的是,考古發掘中發現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十二生肖的直觀形象。

          南北朝時期十二生肖實物資料至今雖然發現不多,但卻很有特點。

          十二生肖從其產生,大約經過一千多年的時間,到了隋唐時代,進入了十二生肖的繁盛期。在道教神秘化之后,十二生肖與八卦文都被賦予辟邪、厭勝之意,盛行于唐朝。唐玄宗深信道教,與唐代著名道家司馬承禎過從甚密。隋唐時代的十二生肖,或見于銅鏡圖案,或見于墓志邊飾,或見于石槨線刻,更有數量眾多、形象豐富的俑類。而俑本身又有陶俑、瓷俑、石俑、鐵俑、木俑之分,可謂五花八門,無所不有。十二生肖主要流行于隋代和唐初。但是由于道教的流傳,在民間十二生肖作為辟邪之物,一直展現在各種圖案中,流傳到各個時代。

          自此以后,十二天干地支和十二生肖便成了道教象征。宋朝以后的歷代,由于道教興衰及統治者意愿,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圖案隨著中華民族大融合在花錢上也出現各種各樣形式的圖案,這枚花錢應是這一類花錢精品之一。

          我們對這幾個問題的討論只是一孔之見,希望廣大讀者能給我們提供指導。

        來源:收藏快報 ■江蘇 尹釗 胡小畫 潘田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