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作為文物大省的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展線上當然少不了各個時期琳瑯滿目的貨幣。從貝殼到秦半兩,從漢五銖再到開元通寶……
45年前,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遺珍曾經震驚中外,人們為那些精美的金銀器皿心醉神迷,卻忽視了外觀上不那么精彩的中外錢幣。從時間上看,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刀幣“即墨之法化”,年代最晚的是唐前期的五種七枚“開元通寶”銅錢,時間跨度達千余年。從空間上看,自地中海沿岸的東羅馬帝國金幣,到波斯銀幣,再到“開元通寶”,直至太平洋邊上的日本“和同開珎”銀幣,貫穿了整條絲綢之路,橫跨亞歐兩個大陸。
鑄造金幣的人:想和中國建交
1970年10月,西安南郊何家村某工地,施工人員在距離地表0.8米處,發現了一件很普通的壇子。當蓋子被揭開的一瞬間,壇內閃耀奪目的金銀器立刻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根據判斷,這是唐朝遺留下來的一處窖藏,共出土了1000余件各類文物。
在出土的466枚金銀銅錢幣中,有一枚金幣格外特殊——圓形卻沒有方孔,正面雕刻著兩個外國人的半身像。經過清理和考證,專家們證實這枚金幣來自拜占庭,正面兩位頭戴王冠的半身人像,應該是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左)和他的兒子。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兩部分,東部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為中心的帝國被稱為拜占庭,即中國史書中的“拂森”。拜占庭最強盛時曾地跨歐亞非三洲,而希拉克略就是從非洲省省長位置上起家,公元610年登上皇帝寶座后,便開始鑄造刻有自己頭像的金幣。
當時的國際格局是,興起的阿拉伯帝國已經占領了拜占庭在亞洲和非洲的大片領土,而唐朝通過和突厥戰爭,又在中亞地區取得了極高的威望。處于兩大帝國之間的希拉克略,想通過絲綢之路北道向中國遣使,并建立外交關系,聯手遏制阿拉伯帝國。但直到他死后第二年(公元643年),拜占庭的使者才首次來到長安,并受到了唐太宗的接見。他答應了拜占庭建交的要求,“降璽書答慰,賜以綾綺”,卻婉拒了聯手的請求。
唐代“洗兒錢”的鬧劇
在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錢幣中,共有30枚金開元通寶,錢文間架端莊、疏密均勻,字跡清晰、制作規整,是仿照銅開元通寶的優質版式鑄造的。從目前考古發現來看,金開元通寶僅見于何家村窖藏。
唐代賞賜、進奉金銀成風。唐長安城太極宮的承天門是唐代皇帝頒布詔令、赦書或舉行朝會慶典的地方。唐玄宗常常在承天門樓上陳樂設宴,招待朝廷官員,并向樓下拋撒錢幣,形成有名的“金錢會”。唐代還流行“三日洗兒”的風俗。“三日洗兒”就是嬰兒出生后的第三天,父母親族要鄭重其事地為其舉行生命中的首次儀禮活動,因為該儀式必須包括給嬰兒洗浴的內容,故稱為“洗三”。“洗兒”是一大喜事,故當天孩子的父母要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吃一種叫做“湯餅”的食物,因此“洗三”又稱為“湯餅會”,到了唐代開始盛行于宮廷和民間。前來賀喜的賓客們,要給新生兒準備一些銅錢,作為賜禮祈福,稱為“洗兒錢”。
讓人們記住唐代的洗兒錢,源于一出鬧劇:安祿山是唐代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人,善于鉆營屢獲提拔。天寶六年(公元746年),安祿山入朝,在一次內廷宴會上,安祿山向玄宗表示忠心,稱“愿以此身為陛下死”。玄宗大喜,命楊貴妃與安祿山以兄弟相稱,盡管他比楊貴妃大18歲,竟毫無廉恥地拜楊貴妃為義母,從此,安祿山侍奉楊貴妃如母,得以隨意出入宮廷。
楊貴妃既已認安祿山為義子,且宮廷中“洗兒”之俗頗盛,因此她在安祿山生日之后三天為其辦“洗兒”之禮。參與者不僅有楊貴妃和唐玄宗,還包括眾多的宮女太監。“貴妃洗兒”也讓后人了解到唐代曾有過一種叫作“洗兒錢”的物件。
金幣主人熱衷收藏各國貨幣
并不是所有的拜占庭金幣在流入中國后都被當成貨幣使用,就比如西安何家村發現的拜占庭金幣,就是一件私人收藏品。而他的主人,同時還收藏有上啟春秋下至北周的中國多個朝代的貨幣,也有來自高昌、波斯、日本等國的外幣,以及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金、銀開元通寶。
最流行的說法將金幣的主人鎖定為唐邠王李守禮,因為他的王府就坐落在何家村一帶。他是章懷太子李賢的次子,受父親牽連而遭受奶奶武則天的迫害。在李家重新奪權后,李守禮得到了兩個叔叔(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以及堂弟(玄宗李隆基)的厚待,這也給他的錢幣收藏提供了便利,只是后來,隨著安祿山的叛軍攻破潼關直逼長安,位于長安城興化坊的邠王府早已亂作一團。在性命面前,這些錢幣便顯得無足輕重了——連同其它金銀器一并放入壇中,并由下人埋于地下。
無論這批寶藏的主人是誰,毫無疑問,他是一千多年前世界最富裕的城市里最富有的人之一。當財富積累到一定階段,收藏便成為彰顯財富的一種手段,而貨幣作為財富最為直接的象征物,還有什么比錢幣收藏更為美妙的呢?將世界上所有樣式的錢幣據為己有,就如同預示著全天下所有的財富都將匯聚于一人之手,這的確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收藏領域。然而奇怪的是,盡管何家村窖藏的真相依舊撲朔迷離,但人們似乎都愿意相信,這是一個遺落的寶藏,以至于人們普遍用“遺寶”來形容這些瑰寶。記者趙爭耀
來源: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