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同民
“金錯刀”母錢又稱“一刀平五千”,是兩千年前王莽“新朝”更鑄的一種貨幣,因錢幣有“錯金”二字,故又稱“金錯刀”。
“一刀平五千”刀幣,由柄和刀身兩部分組成,柄為一方孔錢,穿上曰“一”,穿下曰“刀”,字為小篆陰刻,字筆畫陷處填以本金錯平。刀身上鑄有陽文小篆“平五千”三字。“平”乃是“值”的意思,“五千”乃是“五千文小平錢”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幣價值等于五千文流通的小平錢。
“一刀平五千”造型獨特,別有韻味,襲古而不泥古,古拙而又新穎,把東周時代刀幣形制和秦始皇統一七國后的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古拙穩重,且透露出秀美的氣息。錢幣外廓突兀高聳垂直、地張平整,錢幣銘文行筆流暢、活潑生動、工藝考究,既穩重大方,又雅致秀美,可以說達到了錢幣藝術相對完美的境界。
王莽,漢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人,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禮讓、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視為可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選。公元8年12月1日,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為緩和社會矛盾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一刀平五千”就是幣制改革的產物。王莽的貨幣從形制上看,就是一種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復古”的做法,發行這種“不足值”的錢幣實質上是朝廷掠奪民間財富的一種“法律”手段,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其流通過程中遇到激烈的抵制則成為必然。幾年后,隨著全國普遍爆發的農民起義,王莽新朝被推翻了。
“金錯刀”和新王朝一樣短命,很快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由于它制作精良、造型奇特、文字秀美,藝術價值不凡,所以,它被歷代文人雅士和古錢幣愛好者所喜愛。例如;漢代張衡“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的詩句成為千古絕唱;又如:宋朝錢昭度詩文“荷揮萬朵玉如意,蟬弄一聲金錯刀”令人聯想翩翩,心潮涌動……王莽“新政”錢幣文字的“韭葉篆”“懸針篆”在收藏家那里,在漢字發展史上更是不斷演繹著一段段的佳話。
來源:中國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