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賺罷50億美元 最大黃金多頭悄掉頭? |
旗下黃金基金去年全年漲幅達35.08%,但本周有消息稱,保爾森目前對黃金持“中性”觀點。如果屬實,那這是他對此前“金價2012年將到4000美元”預測所作出的一次重大修正。不過,保爾森基金公司隨后否認了這一傳聞 在對沖基金業有這樣一句傳統格言:規模是效益的毒藥。但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卻向世人證明,這個行業中同樣存在“馬太效應”。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保爾森在剛過去的2010年中,史無前例地將50億美元收入個人腰包,打破了由他自己在2007年創造的40億美元年收入紀錄,再一次成為華爾街的“最賺錢機器”。據計算,保爾森在這一年的賺錢速度是,每秒158.55美元。 50億美元的個人凈收入得益于高達36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但不可否認,巨大收益背后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保爾森再一次成功賭對了市場的方向。 仍是最大黃金多頭 事實上,保爾森作為堅定的反向投資家,他的基金總是逆市增長,海量的賣空頭寸令他名利雙收,而在牛市時業績未必令人振奮,2010年也不例外。根據保爾森2010年度《致投資者的信》統計,其旗下最大一只對沖基金Paulson Advantage Plus漲幅為17.59%,而另一只規模較大的基金Paulson Advantage僅上漲11.06%。 在2010年,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的黃金成為保爾森手中最堅硬的利器。他旗下的黃金基金Paulson Gold Fund去年全年漲幅達35.08%。 自2008年在空頭市場大獲全勝之后,保爾森立刻掉頭轉向做多黃金。他當時認為,雷曼兄弟倒臺后,為了刺激經濟和穩定市場,美國政府斥巨資拯救被金融崩潰削弱的經濟領域,這些舉措必然導致美元的供應量上升,而美元貶值所導致的高通脹成為不能回避的問題。 數據顯示,從1964年以來,黃金價格和貨幣供應量有著高度的正相關關系,而且上升的速度比通脹更快。因此,保爾森認為黃金注定是一個可以長期規避通脹風險的好工具,于是開始大規模建倉與金價掛鉤的投資產品。 在約為100億美元的黃金類資產配置中,他主要持有盎格魯金礦公司(AngloGold Ashanti Ltd.)、加拿大金羅斯(Kinross)黃金公司以及一些精選出來的中小型金礦企業,同時還有包括SPDR Gold Trust黃金ETF基金在內的黃金交易所基金以及遠期合約。 保爾森指出,金礦企業股票是作為投資黃金的杠桿化手段,而SPDR Gold Trust的主要目的則是避險。在保爾森看來,如果金價走高,金礦企業可以受益于現有或潛在的采礦項目,因此相對于黃金本身,黃金股表現會更好。 由此不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