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
中國央行的舉動與美國不同,每次除了“意外”,還會有“驚喜”。就在各類專家基本都傾向于中國年內不會加息的一片預期聲中,央行先是提高準備金率,接著又在今日宣布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雖然是情理之中,但卻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面對嚴峻的樓市調控難題、通貨膨脹壓力,加息并不是唯一的調控辦法,但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在十二五規劃逐漸明朗的前提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變民生等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主要目標,而將GDP增長有所淡化,這就意味著靠貨幣刺激去加速經濟上漲的政策必須改變,進而偏向于穩定物價,降低資產價格泡沫,為經濟改革提供穩定的基本面。加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從貨幣政策方面證實了這一點。 意料之外: 就在美國中期選舉沖刺階段,眾多議員揪住人民幣匯率不放的前提下,中國突然提高利率,將會打擊美國市場對經濟前景恢復的預期,以資本市場為主要導向的美國經濟將受到一定沖擊,這更加不利于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談判”,加大美國在這一事態方面的沖動行為。 好事: 加息給整資本市場帶來了眾多不確定因素,這正是好處所在,之前因融資成本驟降、實體經濟環境惡化而繼續“轉戰”股市、樓市、大宗商品的資金將有所放緩,有助于中國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有效互補,而避免出現一邊倒或“二元化”的趨勢,在大勢方面起到了“維穩”的作用。 對各領域投資的影響: 股市,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復雜的,短期來說,將加速股票市場的分化走勢,有助于消減過熱效應。而本次加息只是一個開始,如果后續的跟進措施是溫和的,股市的上漲勢頭不會改變,但如果年內出現第二次、第三次加息,股票市場所承載的壓力將會放大; 樓市就不用說了,如果本次加息有很多理由,那么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或許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 黃金作為全球性避險資產,中國加息將削減黃金的避險效應。在央行加息之前筆者已專門就這一問題做了預測,中國一旦收緊貨幣,黃金首先會面臨拋售的壓力。 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會在短期內作出反應,但長期來看,由于美元的貶值勢頭有增無減,大宗商品價格中期上漲的壓力依舊很大。 至于央行下一步會采取何種舉動,筆者認為,近期中國貨幣政策的導向主要會體現在這么幾個方面:合理引導人民幣升值預期、盡可能的抑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揚、穩定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順便遏制房價過快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