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鋪墊黃金大道 |
印度央行突然買金,澳大利亞宣布再加息,日益提上日程的寬松貨幣退出計劃和越來越強烈的通脹預期,讓稍微回調之后的黃金,大漲三天,兩創新高;雖然沒有明示,但越來越多官方動作證明他們在懷疑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并以各種形式以對抗這種“貨幣掠奪”;中國作為持有美元外儲最多的國家,越來越多地改變投資方向,轉向能源、礦權等實物領域的投資。 因為經濟危機的緣故,黃金這個擁有著雙重屬性的奇特商品正在被重新認識,黃金投資市場短短幾年內的風生水起,也讓人難以捉摸這個“黃金大道”到底會走向何方。北京產權交易所首席黃金分析師朱桐大膽預測,“黃金投資市場將成長為僅次于證券、房產之后的第三大投資市場”。 在黃金價格千元時代的來臨,轉眼走上1100美元/盎司的時候,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侯惠民對黃金價格后市的看法更為大膽,其預測,“2011年,金價將突破1500美元/盎司!” 侯惠民介紹,在業內,黃金的臨界價格被稱為“地價”和“天價”。“金價落地了,生產者就不開采了,金價上天了消費者就不消費了。天價是指黃金價格難以突破國際性成本4倍的壓力線,歷史上幾乎沒有發生過國際金價高于現金成本4倍的現象!因此,金價會在一個相對范圍內波動。” “從國際黃金現金生產平均成本看,2007年300-350美元/盎司,2008年350-400美元/盎司,2009年預計400-450美元/盎司,以上述三年現金平均成本計算“天價”,黃金價格有可能上漲到1200-1800美元/盎司。因此,黃金價格到2011年達到1500美元/盎司是有可能的!” 侯認為,金價能否突破1500美元與美國經濟狀況密切掛鉤。“美國現在提出經濟復蘇,GDP開始增長,美元止跌回升等等論調,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經濟的信心,但是金融危機致使美國形成巨大的負債,其資產負債率極高,所造成的虧空遠不是其公布的幾萬億規模,而政府救市所投入也不過是幾千億美元而已——以極少的救市資金去填這個巨大的窟窿,短期內帶動經濟復蘇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美國的失業率還在增加,說明美國的經濟狀況并未完全走好,美國的經濟困境在短時間里不可能有實質性的變化。” “另外,中國作為持有美元外儲最多的國家,也正在轉變自己的外儲思路,比如中國明年將建石油儲備庫300萬噸,后年再增至600萬噸,這樣勢必會進一步挫傷人們對美元的信心——但是在這個情況下,又沒有新的貨幣可以替代美元,所以仍將以黃金為主,這將會導致黃金的需求進一步提高,支持黃金價格繼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