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炒銀”會否更勝“炒金” |
工行贏家理財頭條 據新華社在臨近圣誕的不到十天時間里,國際白銀價格從33.6美元每盎司跌至昨日的30.34美元每盎司,跌幅高達10%,市場投資者再次體驗了一把白銀市場的過山車行情。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白銀專業ETF投資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slv)本月已連續加倉5次,總計287.7噸,似乎對白銀價格的暴跌視而不見。 自古金銀不分家,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黃金、白銀以其“天然貨幣”的硬通貨本色,迎來了大牛市。然而從去年開始,白銀走勢逐步脫離黃金,呈現“超級過山車”行情,最終全年收跌;進入2012年,“沉默的白銀”再次扮演了“投資黑馬”的角色,截至昨日,國際銀價年漲幅超過9%,遠超黃金同期3%左右的漲幅。 那么,即將到來的2013年,“炒銀”會否更勝“炒金”?國內白銀投資渠道快速拓展,能否為百姓理財帶來新機會? 白銀依然是投資市場“黑馬” 由于投資門檻較低、上漲潛力大、波動幅度更寬等特性,白銀成為貴金屬中備受追捧的投資品,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白銀價格跟隨黃金連續上漲,直至2010年下半年,突破了1980年創出的銀價紀錄,成為投資市場的“寵兒”。 2011年,白銀價格卻呈現“超級過山車”行情。國際銀價自2011年1月28日每盎司26.35美元開始啟動,最高達到4月25日的每盎司49.83美元,漲幅達到89.11%;國內白銀價格更觸摸到每公斤10788元的“天價”。正當市場認為銀價將迎來新一輪歷史突破之時,白銀卻經歷了30年來少見的暴跌,一周跌幅就高達25%。最終全年白銀市場出現了罕見的一幕:2011年國際白銀現貨年均價上沖至歷史紀錄每盎司35.12美元,同比上漲幅度達74%,然而兩次暴跌導致年內收跌8%;而國內白銀以每公斤5864元收官,幾乎是當年最高價的“腰斬”。 進入2012年,在各類投資市場均遭遇寒流的背景下,白銀卻再次扮演了“黑馬”角色。從國際銀價分析,銀價從今年初的每盎司27.86美元啟動,到昨日的30.34美元左右,漲幅約為9%,年內最高達到每盎司37.504美元,目前銀價依然處于歷史高位。 橫向比較今年以來的金、銀走勢,白銀漲幅已經是黃金的三倍左右,其投資潛力不容小覷。貴金屬專家、興業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分析師蔣舒認為,白銀與黃金相比,不僅具有類似的金融屬性,而且商品屬性也突出得多,其走勢特征是波動劇烈,作為貴金屬類投資品,套利功能更為突出。 明年白銀向何處去 雖然波動較大,但白銀走勢在一片低迷的投資市場中依然較為堅挺,那么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