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該有多少黃金儲備? |
8月3日,中國央行發(fā)布《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初步勾勒出中國發(fā)展黃金交易市場的中期藍圖:中國意在大力發(fā)展黃金市場,爭取國際黃金價格的定價權。同時對于深化金融市場改革來說,使中國家庭資產配置多元化,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發(fā)展黃金市場,與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戰(zhàn)略意圖高度相關。這是因為一個貨幣國際化成功與否不僅需要政策的可信度,同時也要看這個貨幣是否有足夠的黃金儲備做支撐。那么中國央行需要持有多少黃金儲備? 中國目前持有的外匯儲備約為2.45萬億美元,根據多方的數據匯總,中國目前持有的黃金總量約為1054噸,按照市價,中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約占其外匯儲備總額的1.8%左右。對于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持有的黃金數量其實并不少。但事實上,中國所持有的黃金儲備在全球來看,僅為第六位,與“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地位并不相稱,排在中國前面的是美國、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法國以及意大利。中國的黃金儲備只與瑞士相當。具體來看,美國約持有8133噸左右的黃金儲備,德國約有3407噸,IMF的持有量也超過了3000噸。 對于中國力圖實現的人民幣國際化來說,央行持有的黃金數量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顯得有些過低了。對于中國央行來說,持有更多的黃金儲備,也是大勢所趨。只不過問題在于,如果中國大舉買入黃金,黃金價格必然大幅上漲,這將推高收購成本。而另一方面,中國央行也應該注意到,除了中國自己之外,印度央行也對持有更多的黃金儲備興致盎然,去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年來第一次拋出黃金儲備,印度央行就立刻下手搶購了200噸。在未來的國際金融競爭中,新興經濟體央行的需求,也必然對中國央行的“下單”產生一定的牽制作用。此外,我們也注意到,在過去的七八年中,黃金的供應方也產生了本質性的轉變,在2003年,約有7%的全球黃金供應來自于央行,而到了2009年,這個比例下降至0,這也表明,從別人手中“虎口奪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拋開供求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中國央行有足夠的資源來購買黃金儲備么?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簡單的測算,來得出中國央行需要持有的流動性較強的外匯儲備,第一部分的需求來自于進口產生的外匯需求,一般來說,央行只要持有能夠滿足半年進口的外匯儲備,就能夠滿足正常貿易所需的結匯需求。第二部分的需求則來自于外商直接投資所產生的利潤轉移的需要,一般來說,央行如果持有外商直接投資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