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恢復“復本位”與經濟發展背道而馳 |
日前,美國猶他州眾議院通過州法案,承認財政部所發行的金銀幣為合法流通貨幣。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黃金分析師蔣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黃金的儲量已經不能滿足信貸的需要,恢復“金銀復本位”制度與世界經濟的演進是背道而馳的。 恢復“金銀復本位”呼聲漸起 2010年年底,在G20峰會召開前夕,世界銀行(WorldBank)行長佐利克(RobertZoellick)曾表示,國際貨幣體系有必要做出一定的變革,他呼吁對現有的 “第二代布雷頓森林體系”進行修正,各國可以考慮使用黃金作為市場判斷經濟是否出現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以及未來貨幣幣值的一個參考基準。 事實上,關于恢復“金本位”的呼聲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后就一直存在。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在1960年代曾撰文表示支持“金本位”。 “但是贊成“金銀復本位“制度的觀點一直以來都面臨著一個矛盾。現在經濟的現實是貨幣超發,信貸超多。但黃金和白銀的儲量又很小,早在一戰之前,黃金已經不能滿足信貸的需要,從本質上來講,現今再恢復“金銀復本位“制度是與世界經濟演進背道而馳的。”蔣舒表示。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美國猶他州的個別行為,但猶他州不論從經濟體量還是人口、面積等方面都無法與美國其他大州相比,這個立法是否能上升到聯邦立法的層面還有待觀察。 與經濟現實不符 蔣舒認為,黃金與信貸之間,一個是資源不斷枯竭的資源,一個是擴張的信貸,很難實現替代。也有人說可以使紙幣貶值來盯住黃金。但是“金本位”的本質就是用黃金的數量來固定住紙幣的數量,用使紙幣貶值的方法來盯住黃金的話,就失去了“金本位”的意義。 自美聯儲(FED)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后,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即開始降低。同時,北非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將市場避險情緒推升至空前的高度,但一度作為避險資產的美元卻再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量化寬松政策后,對于恢復“金本位“制的呼聲更高了,但實際上,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一直有這種聲音。”蔣舒表示,美元的走弱使得恢復“金本位”的呼聲突然顯現出了其合理性,“但是現在全球經濟已經承受不起萎縮了,經濟萎縮會造成失業和社會動蕩,歷史上凡是想恢復“金本位“制度的國家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通貨緊縮,資產縮水。” 他認為,在“金本位”時代,發生經濟危機時,國家可以不管,任由黃金外流。但現在發生經濟危機時,國家要救市,就要擴大信貸,多發貨幣,如果還是以黃金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