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不只是“平民版黃金” 投機特征更強 |
今年以來,以往在投資市場上不顯山不露水的白銀突然變得耀眼,價格累計漲幅達到40%多,明顯大于黃金。強勁的走勢不僅吸引了很多新入市的投資者,還讓一些原來的黃金投資者轉投白銀。 白銀被戲稱為“窮人的黃金”。這句話背后的潛臺詞是:如果你買不起一盎司1800美元的黃金,就買一盎司40多美元的白銀吧! 表面看來,白銀與黃金同屬可以抵御信用風險的資金避險品種,價格走勢也與黃金如影隨形。更重要的是,與黃金相比,白銀投資更有資金門檻低的優點,是一種“物美價廉”、“本小利大”的理財方式。 很多人認為,投資白銀很簡單,盯著黃金做就行了。但近日記者采訪幾位業內專家,得出的結論是:白銀并不只是“平民版黃金”。 白銀價格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黃金價格波動的影響,但白銀又有一些自身固有的特性,使白銀投資市場呈現出不同于黃金的運行特征。 關聯因素之一,白銀市場有更強的投機特征 經易金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高級黃金分析師柳宇寧說,黃金價格的漲跌主要是一種貨幣現象,相當大程度上受到美元匯率走向的影響。由于包括各國央行在內的眾多市場參與者形成制衡,市場難以被某一方單獨操控。而白銀市場的容量相對較小,市場制衡力量也不均衡,因此白銀的表現更像一只“小盤股”,走勢上震蕩比較大,炒作性和趨勢延續性更強。今年3月中旬,國際白銀價格自階段低點33.5美元/盎司一路飆升至4月27日的最高49.77美元/盎司,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漲幅達47.9%。而隨著紐約商品交易所連續上調白銀保證金,走勢陡然逆轉,出現33.8%的下跌,其驚心動魄讓許多人記憶猶新。 柳宇寧說,歷史上有許多次白銀價格的調整是以比黃金更為劇烈的方式完成的。比如1980年美國亨特兄弟操縱白銀期貨價格失敗后,白銀價格崩潰,從每盎司48.7美元跳水,一直跌至4美元左右。 關聯因素之二,白銀有更強的工業屬性 近幾十年來,白銀的貨幣屬性已經淡出,而作為一種重要工業原材料的工業屬性更為突出,全球大部分的白銀開采量是被工業發展消耗掉的。白銀具有廣泛的工業用途,如電子電氣、感光材料、醫藥化工、消毒抗菌等,近年在新興產業如光伏領域的使用也有所加大。國際白銀協會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51%的白銀消費在工業領域,這一比例遠高于黃金。 在投資市場火熱的時候,人們往往只看到白銀的金融屬性,而忽視了白銀仍是一種“很有用的貴金屬”,有很強的工業屬性。這種工業屬性不僅從來沒有消失,反而可能在某些重要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