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回落正常調整 黃金寬幅震蕩是大勢 |
今年以來,黃金和風險資產的走勢十分相近,市場上不時出現有關黃金避險功能逐漸消退和黃金牛市已到盡頭的議論。金融海嘯以來,黃金價格不斷走高,金價的波動也比以前劇烈和頻繁。仔細研究不難發現,決定黃金牛市的本質因素并未發生改變,高位回落屬正常調整,黃金的避險功能也并未衰退。 一方面,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的長期放水政策令黃金的價格中樞整體處于上移的過程。2007年以來,為了應對危機和阻止經濟衰退,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競相選擇低利率、超寬松的貨幣政策。2008年底至今美聯儲的基準利率一直維持在0-0.25%的超低區間內,2009年初至今歐洲央行也持續將基準利率維持低于1.50%的水平,倫敦金價格2007年至今漲幅接近180%。不僅如此,美聯儲還推出了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其中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2008年底推出,到2010年3月份結束,這段時間倫敦金從800美元/盎司左右漲到約1120美元/盎司,漲幅達40%;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推出時間在2010年11月到2011年6月,同期倫敦金上漲了約200美元/盎司。因此可以認為,歐美等國的超低利率政策對金價構成強勁支撐,而美國每一次啟動量化寬松政策,黃金通常會迎來一波強勢上漲行情。今年3—6月份,倫敦金的每一次震蕩走高幾乎都是市場對QE3預期升溫所致,而隨后的回落也是QE3預期落空的情緒表現。 另一方面,避險功能和美元的壓制作用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是偏向中長期的,當兩者勢均力敵的時候,金價通常表現為寬幅震蕩走勢。2007年至今的主要行情顯示,通常情況下,危機爆發的時候,總是黃金先大幅上漲,然后美元也因避險功能走強,接著美元指數對金價形成壓制,黃金迎來小幅回落,隨后金價高位震蕩。可見避險功能對金價的推動作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美元指數走強的壓制,并且當避險作用和美元壓制作用相對均衡時,黃金就處于寬幅震蕩狀態。從今年年初至今,CRB指數較高點錄得了18.17%的跌幅,同期倫敦金價只回落了12.7%左右。可見,表面上黃金隨風險資產同步回調,其實并不是避險功能的衰退,而是受強勢美元壓制的影響,在高位的正常調整。 現階段,美聯儲只是延長扭曲操作,QE3無望推出,歐債危機最大的隱患——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已消除,金價當然缺少了強勢上漲的動能。然而,美歐寬松的貨幣環境還將延續,這足以對黃金價格構成強勁的支撐。因此,近期倫敦金在1500-1640美元間寬幅震蕩是大勢。 2007年至今主要金融事件及黃金、美元走勢 時間 背景或主要事件 黃金和美元的走勢 2007年8月—2008年3月&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