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真是“全球第一大泡沫”? |
日前,美國知名雜志《福布斯》評出了七大近在眼前的金融泡沫,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新興市場、美國國債、大學學費、交易買賣基金和銅價分列排行榜的第二至第七位。在看完以上排名后,大概有許多由于高房價而買不起房的中國人會不禁慨嘆,此榜單非常貼近現實,即便不能達到完全一致,但也是一條頗具現實意義的漸近線。 然而,榜單引起人們欷歔的并不是這條完美的漸近線,而是榜單的狀元———黃金。是的,今年連創歷史新高的黃金被《福布斯》列為全球七大金融泡沫之首,原因是“金價在過去十年內上漲了逾300%,部分是由于投資者認為黃金在金融危機時是財富最好的儲備投資。但黃金作為資產并不能產生任何實質的收入”。 針對“全球第一大泡沫”近來過山車般的表現,市場上普遍觀點認為,今年9月份以來,金價的上漲勢頭有過快、過猛的問題,多頭陣地不穩固,空頭隨時伺機反撲,所以,迪拜債務危機導致黃金價格急速下挫50美元。不過,黃金價格出現回調是健康的。短期金價有回調壓力,中期依然看漲。 如今的金價之所以被認為是泡沫,是因為在實物需求不振的情況下,投機需求唱獨角戲單維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特別是越來越多投資者無視基本面,使用大杠桿盲目追漲,相信并且僅僅相信價格會上漲的時候,就是泡沫要出問題的時候。 然而,黃金畢竟缺乏內在價值,因此,市場向下調整的風險巨大。目前,從基本面分析,主要國家仍然奉行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國更是不斷重復維持低利率。而且美國的貨幣基礎達到了1.9萬億美元的空前水平。不過,各國央行終將擇機退出量化寬松和零利率階段,這會對高風險資產包括大宗商品資產價格形成向下壓力。此外,全球經濟復蘇有可能是脆弱乏力的,這會導致大宗商品市場的熊市情緒,并加強美元的看多預期。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是,美元套息交易之路可能會走到盡頭,而由美元套息交易會同流動性貨幣化一起推高的資產泡沫可能會崩潰。在一定程度上,金價最近的升勢也是泡沫,投資者的跟風和追漲行為把金價越推越高。 但是,泡沫終究會破。泡沫越大,跌得越慘。人類的金融史,也是一部泡沫史。 其實,黃金泡沫說,在金價迅速攀升至1200美元/盎司的時候就已經出現。IMF和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已經警告過資產泡沫的積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也曾表示,目前黃金價格已是歷史高位,須留意資產泡沫。這都是在最近兩次周末金價大跌之前就已經出現的警告。 但是,金價上漲的趨勢對投資者卻是永遠的誘惑,這些言論顯然沒有被投資者重視。相反,投資者聽到、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