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連續演繹“周末暴跌” 黃金是否已見頂? |
忽而創出新高,忽而一瀉千里,近期暴漲暴跌的國際金價,演繹著“巔峰”上的“過山車”行情,牽動投資者敏感神經。那么,日益“瘋狂”的黃金走勢,其幕后“推手”何在?臨近收官的2009年金市,將有怎樣的趨勢?方興未艾的國內黃金市場,又將向何處? 金價兩度演繹“周末暴跌”,黃金是否已見“頂”? 今年9月,國際金價開始暴漲,進入11月份以來,更是連續突破每盎司1100美元和1200美元歷史紀錄。正在市場對金價的迅猛漲勢莫衷一是的當口,11月27日和12月4日兩個周末,國際金價卻又令人眼花繚亂地兩度上演了“周末暴跌”的垂直下落行情。 尤其是在12月2日突破每盎司1200美元之后,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金價是否會繼續高歌猛進的時候,黃金卻突然跳水,12月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單日跌幅逾4%,創出年內紀錄。但與11月27日“周末暴跌”后迅速反彈不同,此次大跌趨勢延續,本周以來繼續下探,從4日以來的3個交易日,跌幅超過7%。 高位跳水,是否意味著金價已經到頂?對此,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分析師蔣舒博士認為,此次金價周末暴跌的原因,是“一方面迪拜發生世界債務危機,一方面美國就業數據好于預期影響美元走勢,再加上金價的技術性回調需求,三方面因素正好碰撞到了一起”。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的瘋狂上漲、氣勢如虹,雖然不斷刺激黃金看多情緒,卻也令一部分投資者猶豫觀望,擔心高企的金價是否已出現了泡沫化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衡量國際金價是否出現泡沫,國際上有通用的指標。由于金價對于經濟周期的敏感程度相對弱于工業類商品,在當前經濟復蘇預期升溫下,金價的漲幅應該低于原油、銅乃至白銀等商品。因此,如果黃金的趨勢性漲幅超過原油等商品,則可以判斷出市場對于黃金的追捧已“過熱”,反之,黃金的價格就應該仍在安全區間。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與2008年末相比,黃金上揚幅度僅為30%左右,同期原油的上揚幅度超過了70%,銅的漲幅更是超過120%,白銀的漲幅也在60%以上。蔣舒認為,到目前為止黃金的漲幅并沒有違背黃金價格的相對穩定性,而“兩次周末的暴跌,也并不會成為金價趨勢的轉折點”。 但是黃金業內資深專家劉山恩也指出,目前受到資本推動,國際金價出現暴漲。從某種程度上,是市場投機心理迅速“炒”高金價,那么金價上漲越快,集聚的風險也就越多,雖然金價很難說已經“見頂”,但暴跌風險已經增大。 黃金后戲:仍看美元 國際金融危機陰影仍未消退,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