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央行增倉:本輪黃金牛市幕后推手 |
歐債危機蔓延升級、美國債務問題凸顯、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黯淡……諸多因素正在促使各國央行積極買入黃金,助漲黃金價格走高。 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數據,今年4至7月,各國央行累計凈買入黃金88.6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倍以上。其中,歐洲各國央行26年來首次凈買入黃金;包括俄羅斯、墨西哥和韓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央行也大舉買入黃金,成為全球黃金凈買家中的主力。 避險情緒推動央行買金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公布的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報告顯示,截至9月,全球官方共計持有30707.1噸黃金。其中,美國、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黃金儲備分列前三位。美國擁有黃金儲備8133.5噸,占其外匯儲備總量的75.4%;德國擁有黃金儲備3401噸,占其外匯儲備總量的72.7%;IMF擁有黃金儲備2814噸。 世界黃金協會稱,4至7月全球央行88.6噸的黃金凈買入表明,各國央行仍在繼續利用黃金實現儲備資產多樣化,預計2011年各國央行將繼續保持黃金凈買入。 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1990年到2009年,各國央行是黃金凈賣家,自2010年轉為凈買家。這標志著各國央行已越來越把黃金視作防范紙幣貶值、全球經濟動蕩的避險工具。高盛集團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師格里利稱,央行的購買為黃金價格形成了更長線的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據IMF和世界黃金協會數據,今年以來,歐洲各央行黃金儲備增加了0.8噸,為26年來首次凈買入黃金。分析人士認為,歐洲各央行買入黃金的規模雖很小,但其自1985年至2010年一直是黃金凈賣家,今年的凈買入顯示,在歐債危機背景下,歐洲各央行大舉拋售黃金的風潮已發生重大轉變。 廣發期貨黃金分析師馮亮認為,紙幣貶值已是大勢所趨,歐洲國家買入黃金是受形勢所迫,此外它們更需向市場證明,當歐債危機風險加劇時,其持有的黃金儲備可以在關鍵時刻用來解決問題。 新興經濟體成買金主力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俄羅斯央行自2008年1月開始,持續43個月增持黃金儲備,截至2011年7月,該行累計增持黃金儲備總量達348噸;今年1至7月,該行累計增持黃金儲備52.4噸。俄羅斯央行高層9月初表示,該行計劃當月購買3噸黃金,未來還將繼續購買黃金。截至9月,俄羅斯黃金儲備共計841.1噸,占其外匯儲備總量的8.2%,位列全球央行第8位。 此外,墨西哥央行今年1至7月共買入黃金98.5噸,截至9月,墨西哥黃金儲備共計105.7噸,占其外匯儲備總量的4.0%,位列全球央行第32位。 今年6月,韓國央行大手筆買入25噸黃金,這是該國十年來首次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