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抄在了“半山腰” 金價大跌有人歡喜有人愁 |
由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最早今年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紐約金價20日大幅下跌。黃金和白銀價格分別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金價大跌6.4%,跌穿1300美元紅線,至1286.20美元/盎司。 在北京,各大金店20日、21日連續兩天下調千足金價格,降幅達到每克14元。22日,菜百、國華等黃金賣場里,不少市民一大早就冒雨“抄底”,金飾柜臺前一片熱火朝天。不過,也有投資者被跌跌不休的金價“閃了腰”,有統計顯示,在今年4月參與了第一輪“抄底”的投資者,賬面浮虧已經達到了14%。 100克千足金倆月降了2000元 “現在買價格還挺合適” 曾有研究說,中國和印度的投資者更喜歡在牛市購買黃金。這一說法顯然已經過時了。 隨著今年以來金價一路下跌,中國第一季度的金條銷售量較上年同期猛增50%。而上周金價大跌,又讓不少消費者蠢蠢欲動。 李阿姨一直想給全家人買一組千足金的生肖擺件。“4月底家里的事太忙,錯過了暴跌那幾天,之后我就一直關注黃金的價格。”李阿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4月底,千足金的價格還是每克378元左右,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每克已經降了20多元。如果現在買,相當于100克便宜了2000多元。價格還是挺合適的。” “貨幣會貶值,債券會違約,股票投資在中國更不靠譜,房地產受到政策限制,黃金還是相對穩定的資產。”白領于小姐表示,目前,在國內可以投資的領域實在不多,自己主要看中黃金的保值功能,計劃持續購買黃金,“就像是基金定投吧。”她表示,眼下金價密集下調,自己會考慮在近期分批買入。 抄底抄在了“半山腰” 繼續補倉? “還是再看看吧”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金價又現“跳崖式”暴跌,也讓不少更早抄底的投資者被套。 被股票和保險傷了心的馬陸在2011年沖入了黃金市場。“那時候,還有人說國際金價到2013年要漲到每盎司2200美元。”在4月底的金價跳水中,馬陸購買了500克投資金條“補倉”,希望能夠攤低成本,“當時的價格是每克285元,誰知道抄底抄在了半山腰上,上周五投資金條價格已經在275元左右了。”對于是不是繼續補倉,馬陸很糾結。“這回還是再看看吧。” 與此相比,因為擔心價格會繼續下跌,一些以投資理財為目的的消費者更多的開始觀望。 數據顯示,在4月成交量最大的4月22日至26日這一周,黃金加權平均價為292.01元/克,再加上實體金店購買和回購黃金時的手續費,大概在15元/克,“中國大媽”抄底黃金的平均成本價約為307.01元/克。而以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