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不同于其他任何商品,唯一和它最像的東西只有比特幣等類似的虛擬貨幣。黃金從地下開采出來,冶煉至一定的純度,這是非常昂貴的。而且儲存起來也很昂貴。此外,黃金也沒有太大的工業用途,其所有的工業用途都有與它類似或更優的替代品。
不過,Buiter也承認,黃金在近幾十年來確實具有相當的投資價值。根據他的計算,如果你從1971年持有黃金一直到2013年,你的年化投資回報為4.3%。“考慮到其風險,這種回報是合理的。”
不過他指出,黃金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法定貨幣,它之所以具有價值,是因為人們相信它有。
黃金有價值,并不是因為它可以用來繳政府的稅收,也不是因為它可以被國家用來償還債務。相反,合法貨幣的定義表明,它沒有內在價值。黃金的價值僅僅來自于,大量的經濟行動證明,人們相信它有價值。
Buiter承認,作為一種法定的商品貨幣,黃金有可能在其他貨幣貶值或失去信用的時候出現升值。考慮到全球央行近年來印錢的規模,黃金的信用得到了市場的再次測試。
所以,在中期的通脹風險完全消失之前,黃金作為一種價值儲藏價值的形式將繼續具有吸引力。
雖然我將黃金視為一個純粹的泡沫,但這個泡沫可能還會再延續6000年。它的價值可能會從1200美元/盎司升值1500美元,甚至5000美元。將大量的資金用來投資一種沒什么價值的商品,而其大部分價值只是來源于不斷地自我激勵,想想就令人興奮不已。
下圖是Buiter繪制的,自1790年以來黃金的名義價值和通脹調整后價值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