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人民幣連續三天貶值超過2000個基點,引起不少投資者的警惕,同時黃金及黃金股票的價格大幅上漲,重新激發了部分投資者購買黃金的熱情,但是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黃金價格目前并非最佳買點,未來持有黃金可能會存在價格下跌的風險。
投資者買入黃金的理由主要是人民幣貶值了,希望通過持有黃金保值增值。但這樣操做真的可行嗎?黃金相比其他投資品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利息,不管你持有多久,都不會有任何利息支付給投資者,其他投資品則不同,國債有利息、房地產有房租、股票有分紅,按道理黃金也應該有出借利率,但這個項目在倫敦才有,咱國內沒有。
這就是說,國內投資者持有黃金的惟一目的就是等待黃金價格上漲,然后賣出黃金。國內黃金價格由國際黃金價格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影響,現在國際黃金價格雖然有小幅反彈,但是美元隨時有加息的可能,國際金價將因此而受到利空影響;同時俄羅斯央行等受損于原油價格下跌的國家央行也會不斷賣出黃金儲備以應對國際收支差額;此外機構投資者也會看到低廉的油價和高企金價之間的不平衡,將持有的黃金頭寸轉換為原油。
上述因素都對國際金價構成不利的影響,人民幣匯率是否會持續貶值呢?對此,很多機構認為人民幣匯率調整短期內已經一步到位,言下之意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不會繼續貶值,那么在國外利空、國內穩定的環境下,黃金價格仍有可能重回跌勢。
有數據顯示,目前黃金消費已經漸入谷底,隨著全球經濟環境持續不佳,黃金消費也呈收斂態勢。更多的人愿意把錢進行儲蓄,或者減輕債務,而非去購買黃金首飾等奢侈品。不僅僅是黃金,翡翠、彩寶、皮包等其他奢侈品也同樣正在經歷寒冬。如果投資者真想購買些什么抵御人民幣貶值,持有美元會好于持有黃金,因為持有美元還有利息收入,同時一旦美元加息,對于美元匯率將是一大利好,而且當投資者臨時需要用錢時,持有的美元可以快速從銀行獲得低息貸款。但黃金則不同,黃金如果抵押給典當行,利率會比銀行貸款高出很多,如果抵押給銀行,也會被要求重新檢測并只能貸款較低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