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握黃金的新一輪中期牛市 |
上調不會影響對資源價格的重估進程。筆者以為黃金、大宗商品的中期強勢不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逆轉。市場認為,升息意味著央行以推動匯率升值作為緊縮政策工具的需求減輕,不過,中國仍面臨美國、歐洲及其他國家要求讓人民幣升值的強大壓力,因此可能不久就會恢復一年升值3-5%的逐步升值作法。這意味著中期匯率波動方向尚不到生產實質性變化的時候。 既然這樣,讓我們再度對階段性影響市場的老話體進行梳理,即匯率戰爭、匯市干預、貿易戰爭隱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看看這些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是否產生根本性改變。 美聯儲主席貝南克上周五稱,美聯儲有進一步放松政策的理由。主席伯南克周五(10月15日)稱,高失業率和低通脹表明美聯儲需要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但是,很難決定資產購買的速度和規模,美聯儲仍在衡量進一步行動的成本和收益。貝南克并未提供美聯儲下一步行動的細節,但表示,貨幣政策制定者仍在權衡放寬政策的規模。他還暗示美聯儲可能暗示將維持低利率比目前預期更久的意愿。但諮詢機構Medley Global Advisors發表一份報告指出,FED計劃在六個月內買進5,000億美元美國公債,且預留擴大買進的空間; Medley報告呼應了周二一美聯儲官員稱每月購買1,000億美元的公債可能是恰當的,令交易商有了進一步壓低美元的理由。故盡管美元在周二人民幣升值的消息面刺激大幅反彈,但周三長陰即盡吐周二長陽漲幅。對于美國定量寬松計劃,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不建議寬松過度,普羅索周三(10月20日)表示,擴大資產購買規模所產生的好處不會超過其所需的成本,因此不支持擴大資產購買規模。普羅索認為,擴大資產購買規模對解決失業的幫助不大,且根據他對通脹的預估,沒有必要擴大購買規模。他還認為,擴大資產購買規模將在未來導致美聯儲付出兩種代價:一是這種毫無成效的行動將有損美聯儲信譽,二是這將令美聯儲的退出策略變得更加復雜。但不難看出,美國將在近期推出新的定量貨幣寬松政策無可爭議,只存在對具體細節的爭議。“二次定量寬松”的效應必將迅速波及外匯市場,促使外國采取防御性措施,防范推升本幣兌美元匯率的貨幣襲擊。故盡管蓋特納周一力陳,美國不會通過貶值美元匯率而得到經濟繁榮發展,但新興市場絲毫不掩飾對美元下跌的不滿。 在美國“二次定量寬松”的效應下,力阻本幣升值以其獲得國際貿易優勢環境的匯率戰爭必將進一步延續,盡管我們認為這對改善貿易環境可能徒勞,但如果不這樣做,本幣升值國家的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