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推動黃金期貨再創歷史新高 |
紐約市場黃金期貨價格在每盎司1000美元左右徘徊一個多月后,于10月6日強勢上漲,一舉突破去年3月創下的1033.90美元高位,其中交投最活躍的12月份交貨的黃金期貨價格收盤大漲21.90美元,報收每盎司1039.70美元,盤中更是觸及1045美元的歷史高點。 在全球其他大宗商品市場表現普遍低迷的情況下,黃金期貨價格之所以能在時隔一年半之后再創新高,主要緣于美元貶值、通脹威脅和需求預期三大因素。 美元匯率持續走低是推動金價上漲的首要原因。由于投資者通常將黃金作為對沖美元貶值風險的資產,因此美元匯率與黃金價格的走勢具有較為明顯的“蹺蹺板”效應,這也就決定了美元貶值必將推動黃金價格走高。 自去年9月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來,美國政府為刺激經濟復蘇,一直采取極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此政策導向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美元,同時通過持續降息,將基準利率壓至接近零的水平。流動性泛濫導致美元匯率持續走低。衡量美元對西方其他主要貨幣比價的美元指數自今年3月份創下89.624的3年來最高點后一路陰跌,10月6日當天最低跌至76.103,跌幅達15%。為規避美元貶值風險而涌入黃金市場的買盤,成為推動金價上漲的中堅力量。 對全球潛在通貨膨脹的預期是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各國央行在過去的一年中累計向市場注入了數以萬億美元計的流動性,這些流動性在各個市場間出入,并在乘數效應的作用下放大。當全球經濟復蘇來臨時,伴隨而至的極有可能是通貨膨脹甚至是惡性通貨膨脹。而近期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并重回每桶70美元上方,更進一步刺激了投資者的通脹預期。為此,搶先購入貴金屬以求保值也就成為各國央行及投資者的理性選擇。 此外,黃金消費需求即將進入旺季,也為黃金價格上漲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因素。 一般來說,每年10月至第二年2月,全球一系列重大節日相繼到來,使得黃金消費需求保持旺盛。以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印度為例,在印度重要的宗教節日排燈節中,黃金消費量預計將占當年世界黃金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