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繼續身處商品超級周期 |
國際金價昨日紐約時段穩步走高至1660美元水平,美國方面公布勞動力市場數據疲軟,且美聯儲繼續確定將維持接近于零的利率水平至2014年底,這導致美元承壓走低進而提振黃金上揚。同時,標普宣布下調西班牙主權債務評級的消息令市場風險厭惡情緒重燃,但金市暫時反饋為部分避險需求被激發。在避險資產日益稀缺的時候,大宗商品包括黃金以及能源商品等的需求更是不可阻擋。 作為大宗商品之一的黃金已經閃耀了幾個世紀。然而全球經濟的興衰取決于原油價格的漲跌;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收益以及經濟中的其它部門。上個世紀有幾十年的時間,大宗商品價格幾乎在以不可阻擋的趨勢下跌。但在2000年左右,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上漲,這引發了有關“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超級周期”即將開始的合理預測。所謂“超級周期”是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宗商品價格一反常態,出現長期且大范圍的上漲。自1865年以來,史上曾出現過三次“超級周期”,2000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這輪周期則是第四次。而最近這場全球金融危機打亂了每一個市場,但此后大宗商品價格恢復了之前的漲勢。這進一步支撐了“超級周期論”者的觀點和下面這種看法,即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反映了市場擔心各國央行大量印鈔令通脹在所難免的顧慮。但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下跌則削弱了“超級周期論”者的觀點。對那些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或進口的經濟體而言,大宗商品價格漲跌也很重要。此外,這還事關全球都出現的通脹壓力。為了區分短期趨勢和長期趨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全球經濟的脆弱前景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不可能以過去10年那樣的速度上漲。21世紀頭十年確實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此前數十年一直在下跌的大宗商品(能源除外)價格發生了徹底逆轉。對此現象的一致解釋就是隨著中國、印度等大型經濟體突然崛起,這些新興市場對大宗商品尤其是黃金的需求也開始迅速增加。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投資者也認為值得在大宗商品上押下重注。由于在需求增加之前大宗商品經歷了價格下跌的長期過程,這挫傷了市場增加大宗商品生產的投資熱情。因此市場無法立即增加供給以滿足新增的需求,價格因此上升。那么,我們現在位于超級周期的哪個階段?末尾?還是一半?在需求方面,再沒有第二個中國或印度會進入全球市場,所以不太可能再次出現需求增長的巨大來源。投資者呢?在利率如此之低的背景下,可能會有另一波投資資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場,例如通脹所引發的對金市避險需求。在供應方面,預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