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熱點】
人民幣升值——
2010年6月19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新啟動。從央行發布的相關聲明來看,新的匯改基本上延續了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即以市場調節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的管理浮動匯率制。按照昨日的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NDF)價格預測,今后一年人民幣將升值2.3%。原則上,人民幣升值應該意味著出口下降、進口增加、經常賬戶盈余減少,從而減輕將多余資金投入外國(主要是美國)國債以避免通脹的需要。
解讀匯改:
首先,匯率的彈性化比匯率升值更為重要。央行排除了在重啟匯率之時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一次性小幅升值2-3%的可能性。同時,考慮到今年中國的貿易盈余更趨平衡、通脹壓力較為可控,預計2010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升值幅度不會超過4-5%。相對于匯率升值,匯率的彈性化更為引人注目。央行表示,將會充分利用日匯率波幅正負千分之五的規定,這意味著在未來半年內我們一定會看到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的雙向波動。這種雙向波動有助于削弱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防范更大規模短期國際資本涌入。
其次,人民幣與美元匯率脫鉤之后,將會更加緊密地參考一籃子貨幣。在當前美元對歐元或其他主要貨幣匯率持續升值的背景下,參考一籃子貨幣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貶值。然而,考慮到最近美國政府與國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重啟,未來美國國會中期選擇在即,預計在短期內,中國央行不會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顯著貶值(但仍存在雙向波動的可能性)。而在中期內,如果美元對歐元匯率維持目前的升值態勢,這不排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顯著貶值的可能性。當然,如果美元對歐元匯率不降反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可能出現顯著升值。
再次,今年上半年,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幅度相當大。人民幣匯改重啟之后,如果人民幣繼續對美元保持強勢、而美元繼續對歐元保持強勢的話,人民幣有效匯率仍將出現較快升值。無疑,本幣有效匯率升值將對中國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不過,有限升值對出口的不利影響也不宜被夸大。我們的計算表明,中國的出口額變動對外需變動的敏感性,是出口額變動對匯率變動敏感性的大約4倍。因此未來中國出口增速的變動,主要取決于發達國家經濟增速與進口需求的變動。
最后,升值的啟動可能意味著加息被推后。事實上,在抑制總需求過熱與通貨膨脹壓力方面,人民幣升值與加息這兩種政策是可以大致替代的?紤]到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深化使得世界經濟增長減速可能性增加、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使得房地產投資增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