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特約
只通過調查特定資產的供需基本面和技術狀態來判斷一種商品或資產的價格是一種主觀的行為。然而,將一種資產的價格與另一種資產的價格(兩者之間可以作為一種資產的替代品)進行比較,這就創造了一種對比機會。在貴金屬領域,黃金和白銀的價格關系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前3100年第一個埃及法老Menes宣布,2.5塊銀幣就等于一塊黃金。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將兩種貴金屬的價值主張相聯系,并被許多交易員和貴金屬投資者繼承至今天的衡量標準。
在過去的44年里,黃金與白銀之間的關系的中間值大約是55至60:1。近半個世紀以來,當比率低于55:1時,銀價相對高于黃金價格;當它高于60:1的水平時,白銀在相對于黃金來說是便宜的。
上一次白銀的價格與金價相比低于55時是在2011年,當時金價達到每盎司1900美元以上,而白銀價格正處于50美元以下的高位。自2013年以來,這一比例一直在上升。截至2月21日,該比率從2月18日的81.29降至80.54,這一比率的上升一直是對白銀價格的看跌,而這一比率的下降則是對白銀看漲的。
2016年的歷史在2018年2月再次上演。
黃金白銀比例上一次達到目前水平是在2016年2月。我一直在等待銀價的上漲,在過去幾年里一些錯誤的信號給我帶來了希望,但最終讓我的銀價夢想破滅了。但最后,有明顯跡象表明,白銀近期的價格暴跌即將結束。
白銀就像橡皮筋。
拉伸橡皮筋會產生對等的反作用力,當它最終崩斷時,被刺痛一定是投資者。我把白銀市場看作是一根可能會崩斷的橡皮筋,白銀是一種高度投機的金屬,因為出現極端的價格波動的頻率較高,這種貴金屬在低于技術支撐或高于阻力水平的情況下,價格逆轉使銀價回到其交易區間內時會出現假動作,這并不罕見。然而,當白銀最終決定某一方向時,白銀期貨市場上的拋售或買進數量巨大,這一趨勢往往會吸引大量投機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30年里,當黃金/白銀的價格比率達到80通常會出現反轉,白銀相對于黃金變得更有價值。這就意味著,相對于金價的上漲,銀價上漲的幅度更大。
但1990年是個意外,這個比率高達100。從1987年到2004年,白銀陷入幾乎20年的低交易區間,而白銀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又開始上漲。盡管銀價上漲,但黃金/白銀價格比仍居高不下,因為黃金在同一時期上漲得更快。
1996年,比率從100下降至 50以下,這意味著白銀的價值比黃金價格高出一倍。2010年,在經歷了最近的金融危機之后,這一比例的逆轉比以往更為嚴重。正如圖表所示,比率反轉的強度似乎與衰退的深度和長度有關。
還要注意,以前的比率峰值發生在衰退期間或之后。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衰退發生后,白銀會變得更有價值。白銀的波動性比黃金更大,因此當金價在伴隨經濟擔憂而上升時,白銀傾向于在更劇烈的波動中與黃金的移動方向取得一致。
我們還可以大膽推測,這一比率在某種程度上是經濟衰退的一個指標,在某些情況下,在經濟衰退期間或剛剛結束時達到峰值。因為現在的比率是80,相比歷史仍未達到所謂的最高點,因此這一比率是否再次預示著另一場衰退。
在2018年,白銀在技術上不會陷入衰退,因此可以說,如果這個比率的30年歷史是一個準確的預測指標,那么這個比率在最終逆轉之前可能會大幅上升。然而,80:1的比率是一個較強的阻力點,它的比率要高得多,而且人們可以合理地預計比率會指向近期的逆轉。換句話說,這將是開始再次押注白銀的最佳時機。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這一比率在峰值之前總會經歷短暫的下降,最近一次發生在幾年前,這一次可能是預測即將到來的頂部。時間會告訴我們,我們離下一次銀價飆升有多近。
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正在測試一些關鍵阻力位,如下圖所示。
美元正處于歷史趨勢線上,這可能是自金融危機以來,從1987年到1992年通脹率急劇上升的信號。如果美元大幅貶值,那么通貨膨脹很有可能會上升,導致貴金屬價格大幅上漲,加劇白銀價格的大幅上漲。
盡管通脹上升的幅度還不足以預測美元崩盤,但它們持續的時間足以表明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走弱。通貨膨脹的進一步增加很可能預示著美國經濟的疲軟。通貨膨脹似乎正在建立一個貴金屬牛市。
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立場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