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郵展上所收集的郵戳中,澳門的戳蘊含著中國漢字的書法。最喜歡此戳。
DU掌柜把上篇文章放到了首頁,標題給改成了收獲而快樂的洛陽郵展,第一次給我改標題。那里沒什么收獲,這里談談收獲吧。世界郵展,收獲最大的就是蓋各國的郵戳。去郵展,想收集首日封與此次郵展紀念戳的,沒想到第二天去首日封竟賣完了,只有外面的小灘上高價出售。開始也沒打算收集各個國家郵戳,本以為只有官方紀念郵戳。在國際展區看到有專門刻制的郵戳,才收集。
在國際郵展區蓋戳,各國的紀念郵戳大部分不是免費給蓋的,需要購買這個國家的一張
郵票(大都十元一張)才能給蓋戳,如果不買郵票的話最低五元蓋戳。沒有買到集郵護照,稍有些遺憾。不然可以方便收集更多國家的郵戳。還好,我提前準備了空白明信片備用于蓋戳。
中朝聯合發行的。
我的郵展門票。門票上還有一個戳。放大此戳圖。
像一個牛首。這張戳是納米比亞的。
國際郵展區,納米比亞工作人員,一名婦女給經過展區的人們發放此資料書,自己當時竟忘了說句“thank you”,現在想起內心真是過意不去。希望你現在能感受我的歉意。歡迎你有機會再來到中國。
仍是納米比亞郵戳,當時那位女工作人員給我發郵戳資料書,內心很是感謝她。于是買了一個紀念封。這是紀念封上的郵票與郵戳。
仍是蒙古郵戳。因為往返于各展位蓋戳,上圖在蒙古展位服務的女志愿者免費給我蓋了戳,可一圈回來后,竟忘了蓋過了。替換的男的志愿者讓我買郵票才給蓋。買蓋后才發現蓋過了,浪費了十元錢。
塔吉克斯坦郵戳。蓋此戳的塔吉克斯坦人做事真認真,你不買郵票就不給你蓋。你買郵票就給你蓋一個國家的。不多給蓋。有一名中國女人被拒絕蓋戳,說,這個老外真摳門,沒想到老外也有摳門的。呵呵,真不知當時那人能聽懂否。反正他的臉色一直很嚴肅的。
在各國中,除了上面的朝鮮郵戳花錢蓋外,又花錢蓋了此坦桑尼亞郵戳。因為此兩國內網絡都不普及。早想收集此兩國的郵戳,趁此機會收集到手。
香港的紀念郵戳。當時要下班了,工作人員準備收戳。香港展區的男的工作人員不想給我蓋,旁邊女的求情才給我蓋的。我是最后一位被蓋戳的。還是香港女人好。
我是這天進館的,當天的郵展主題是青少年活動日。這是專門發行的戳。也是花錢買蓋的。
以上就蓋了這多么多。一方面沒有買到集郵護照,另一方面因進館晚,在館內呆的時間只才二三個小時,結果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南美國家所在的展區沒有到。不然可以能蓋更多國家的郵戳了。還沒怎么買郵品,蓋戳就蓋掉了百十元。集郵是件燒錢的行為。通過蓋戳,再次驗證了這句話。還好,我只是喜歡,不是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