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上最后一頭雄性白犀牛,倘若他最后無法繁衍子嗣,白犀牛這一物種,將從我們的世界中消失,我們的后代在未來只能夠對著圖片嘆息,悔恨。
——銅道藝術館
照片中的這頭犀牛,他的名字叫做—蘇丹,居住在肯尼亞自然保護區,今年已經43歲了。他的壽命大約可以到50歲,蘇丹在暮年沒有享受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卻“享受”到了40位持槍護林員的晝夜守衛。原因很簡單,蘇丹是世界上最后一頭雄性白犀牛。倘若他最后無法繁衍子嗣,白犀牛這一物種,將從我們的世界中消失,我們的后代在未來只能夠對著圖片嘆息,悔恨。
白犀牛數量的銳減主要是因為偷獵猖獗和自然棲息地喪失。90年代,犀牛角每公斤的售價約合人民幣1700至5400元,而現今的價格已經飛漲至每公斤40萬至47萬人民幣。偷獵者在金錢的誘惑下頻繁向犀牛下手,北方白犀牛的數量在半世紀前有2000頭,而在1984年就驟降到了15頭。曾經漫步在非洲心臟的白犀牛,已經無法留下自己的足跡。
蘇丹住的自然保護區已經計劃向社會求助。的確,為整個團隊提供武器和保護實在是價值不菲,但是為了那僅存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要拼盡全力,幫助白犀牛家族繼續存活下去。這是人類的責任,更是人類對自我的救贖。
犀牛藝術澆鑄大銅章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犀牛,為保護犀牛奉獻愛心,中國章牌雕刻藝術家羅永輝老師親自操刀,精心創作了這枚藝術章牌,希望用自己的藝術喚醒人們對犀牛的關愛。
當牛角被殘忍的從犀牛的臉上砍下來,犀牛因失血、劇痛和傷殘而死,鳥兒無處棲息,有一鳥兒失去了停靠的家,那么人類也將慢慢失去自己的家,鳥兒在呼喚:還我家園!羅老師通過幼鳥的視角企求理性與良知的回歸,用鳥來代替犀牛講話,也用一個藝術設計來呼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謳歌)。
犀牛藝術澆鑄大銅章
設計雕刻:羅永輝
鑄造:上海造幣有限公司
限量:100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