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就是愛――解讀《圖蘭朵》大銅章(莫問海) |
發布日期:11-06-14 08:03:1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莫問海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6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這異鄉人的姓名我已經知道――他的名字,就是愛!” 歌劇《圖蘭朵》,這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臺詞。 在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國度,有一位名叫圖蘭朵的公主,她的容顏傾國傾城。由于祖母被韃靼人殺害,就要以恨對恨,以惡對惡,用更多的殺戮和鮮血來進行復仇。圖蘭朵公主的冷漠、無情、自私與殘酷,從這里開始。韃靼王子卡拉夫的出現讓一切發生了變化,他的愛純真、堅強、寬容而又充滿尊嚴,沒有條件和功利,終于融化了圖蘭朵公主那顆冰冷的心、喚醒了她沉睡的靈魂,使她拋卻仇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你看,這就是愛的力量。” 沒有句點的《圖蘭朵》是歌劇史上的千古憾事――1924年,當普契尼創作至第三幕第二場時,他不幸病逝,停下了飽含深情的筆,留給世界一部永遠沒有句點的《圖蘭朵》。該劇于1926年4月25日在意大利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首演,由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擔任指揮。在第三幕臨近結尾,柳兒自刎時,他放下了指揮棒對聽眾說:“就在這里,普契尼放下了筆,大師的作品在這里結束。”然后傲然離場,以示對大師藝術創作的尊重。 未完的《圖蘭朵》,有過很多版本的演繹,歌劇、話劇、影視作品甚至還有京劇,但正如銅章設計者***本人所闡述的那樣,“舞臺劇是動態的方式傳遞劇本信息,刺激人的感官和心靈,相對來得更加直接和強烈。而銅章的表達是靜態的,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和觀者交流。借浮雕的高高低低、黑黑白白折射出一段關于愛情的傳奇故事。”就個人而言,非常喜歡這樣的設計表達。 不管是張藝謀版陳剴歌版鳥巢版太廟版,聲光電,絢麗舞臺前衛技術,對于《圖蘭朵》的演繹越來越高級,在一定的獵奇導向之下,有些怪誕的發揮,以至于越來越追求它的形式感,而迷失了普契尼創作這部歌劇的原衷。如果我們回到原點,讓它們變成一種靜態的舞蹈,變成一種凝固的音樂,變成一種單純的表達,大銅章會不會成為《圖蘭朵》與我們心靈溝通的直接通道?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在這里只是講述一下當我看到這枚大銅章的感性體驗吧。 詹姆士.里德在《基督的人生觀》的一段話:“有人把世界看作是一個邪惡的場所,只是附帶著一點善來作點綴。另一些人則把世界看作是一個愛的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