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銅章的“戰(zhàn)國時代”(***) |
發(fā)布日期:09-06-03 08:23:34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6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東周伊始,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崛起,互相征伐。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并,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qū)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這段歷史居然和我們的銅章的發(fā)展變遷十分相像,有趣的很。中國銅章30年,從國家造幣廠推出的第一枚銅章開始,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銅章似乎都是由國家造幣機構主導著生產和發(fā)售,民間制造商和設計雕刻者很少參與其中競爭,20世紀的銅章是“官窯”的天下,制造商的權威性也一直主導著銅章的發(fā)展。世紀之末,部分章商開始整合資源,自主開發(fā),也獲得可喜的成績。 但今天一切都似乎在發(fā)生著變化,一個普通的收藏愛好者,如果有一個好的想法(當然也要有財力支持),可以通過設計師,雕刻師,一個加工單位,實現(xiàn)這個想法;一個普通人只要有信心,也可以和偉人一樣把自己固定在銅章上。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意味著銅章開發(fā)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壟斷實質上已經不復存在,銅章就已經大大方方的步入了市場經濟。設計師不一定是國家錢幣設計師,優(yōu)秀的民間設計師亦可以獲得認可;加工單位也不一定是國家造幣廠,只要工藝精湛,價格合理,民營廠也可以獲得藏友的青睞。相對盲目的年代,這是一種理性的收藏,畢竟是銅章,看重的還是品質。于是這樣的一個局面出現(xiàn)了,有了市場和利益,民營的銅章加工企業(yè)不斷涌現(xiàn),銅章的開發(fā)商層出不窮,民間的設計和雕刻者也不斷產生。于是乎,抬頭一看,竟然是銅章漫天飛舞,目不暇接?上驳氖倾~章藏友們真的可以像超市購物一樣,挑挑揀揀,伺機而購。相對沒有選擇的年代,這是莫大的進步!沒有了壟斷,必然開始競爭。藝術的水平,文化內涵,決定著銅章的未來;工藝的品質影響著銅章的品相,左右銅章的發(fā)展。藝術家和加工商都如此。不尊重藝術,不重視品質,不提高工藝,在競爭中必然沒落!這真是銅章藝術和加工的“戰(zhàn)國時代”。 一個滿是貨物,被綁縛很久的麻袋,突然間解開口子,必然是傾囊而出,混亂無序!等到塵埃落定之后,一切又開始各就各位,開始重新劃分。前段時間銅章開發(fā)里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滑稽現(xiàn)象:一個同類題材,你來一個,好賣,那明天我也來一個;一張圖片好看,你扒一個,我也扒一個。版權誰的,不管!是否原創(chuàng)不論,拿了再說。轟隆隆的大家一起來。開發(fā)商群雄割據,逐鹿中原。大題材、紀念類,你爭我奪,開發(fā)商爭利,藝術家爭名,都以為這類東西影響大,關注多。于是銅章的題材開始了“戰(zhàn)國”。但遺憾的是,在中西方藝術史中,依靠題材和紀念流芳千古的作品又有幾何?看看吧!阿爾塔米拉洞窟里的野牛掙扎萬年,斷臂的維納斯從殘疾一刻,便美麗一生,神秘的蒙娜麗莎微笑著走向了永恒,羅丹的思想者還在一直的沉默,梵高的向日葵激蕩風中,畢加索的女人們精彩依舊,徐渭的葡萄如水一樣流淌,八大的花鳥神韻依然貫古今......古今中外,留下的最偉大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實都是關注最普通的人,普通的物,普通的形象,概莫能外。這些都無一例外的流傳了下來,因為這些形象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手和精神在支撐,這些就是——藝術。藝術更關注平凡人的生活。 矛盾的是,銅章并非都是藝術的,從銅章誕生的那一刻起,銅章必然是包含著功利,因功利而誕生。從古希臘的澆鑄銅章,到德國的打制銅章,再到法國的機制銅章。一路下來,銅章的使命都是為了政治或宗教服務,同時也依托政治和宗教而生存。或為了某個事件,或為了戰(zhàn)爭的榮譽,或為了家族的傳承,于是就誕生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銅章”。但到了20世紀,尤其是二戰(zhàn)后,伴隨著各種藝術門類和藝術思潮在世界各國的興起,各種風格的藝術家開始參與銅章的創(chuàng)作,銅章在形式和觀念上也開始發(fā)生質的變化。“紀念”類和“藝術”類的銅章開始并駕齊驅,“藝術章”也登入了大雅之堂,成為關注的焦點。古典主義,裝飾主義,抽象主義到現(xiàn)代的觀念藝術(或當代藝術)在發(fā)達的銅章國家里開始競相爭妍,滿園春色!這時候的銅章開始由單一的為政治或集團的 “服務",開始走向藝術家的多元自由表達,由單一刻板的風格走向藝術風格的多樣;由記錄開始趨向藝術家的表達和傾訴;甚至由視覺審美領域走向精神的批判……銅章審美和觀念都變得豐富。目前,這些還是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銅章發(fā)展狀況,而我們呢?樂觀的估計,整體上我們銅章的“審美”和“觀念”還停留在西方上個世紀之初,差了該有百年。我們還在努力的紀念和記錄,把銅章藝術莫名的歸入了“錢幣”,滯后的開發(fā)和收藏觀念,直接導致銅章的品位整體不高,藝術風格單一而千人一面,也影響著真正銅章收藏群體的擴大,若大的國家,銅章的專業(yè)收藏群體不足千人,誰之過?說到這,題材重要嗎?紀念很重要嗎?在這的確很重要,關于我們的銅章,需要集體的自醒。于是乎,題材便開始了步入了“戰(zhàn)國時代&rd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