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聚 十年教訓――鑒賞“越王勾踐”大銅章(黃沙吹盡) |
發布日期:10-10-22 08:16:3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10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春秋五霸”,是凡粗通中國歷史的人都能說三道四一番,尤以臥薪嘗膽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翻開中國歷史大書,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越王勾踐的復國之路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的記載中,寫得驚心動魄。勾踐一生還原歷史應了這么一段話“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 早于明代,在我國的傳統戲曲劇目中,就有了反映這段歷史的劇目,最早的劇本見于明梁辰魚的《浣紗記》傳奇,各類地方曲目也多有表現,像漢劇、越劇、秦腔、滇劇都有過《臥薪嘗膽》的劇目,川劇有《吳越春秋》其中包括《會稽山》、《姑蘇臺》、《嘗糞療疾》、《戰石山》等獨立成篇的曲目,更有20世紀60年代曹禺的歷史話劇《膽劍篇》殿后,以戲劇藝術生動敷演出勾踐的嘗糞療疾,文種的“貴糴栗稿”、“遺美女”、“遺之巧工良材”、“以虛其國”、“以惑其心”、“以盡其財”等破吳九術的歷史,熱烈地歌頌了受到強吳侵略的越國君民同仇敵愾、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 中華大銅章俱樂部近期經過精心籌劃推出《越王勾踐》銅章,這是又一枚出生在古屬山陰地區的偉人在銅章藝術上現身。銅章正面的勾踐形象選用名家手筆,陳堅先生整體設計施劃。由于還原這段與勾踐有關的歷史,大家關注的焦點不期然地都集中于臥薪嘗膽這段歷史,故描繪勾踐當時的精神狀態和在矛盾中發展的性格的原畫作本身就非常富有光采;原作中所運用的繪畫語言很富有時代的特色,其構圖、表達主題思想的形式,都接近于所描繪的歷史時期的生活和人物的特點,這使畫稿上勾踐的歷史形象更加鮮明和真實可信。對于銅章二度創作來說,以雕刻見長的銅章藝術有別于平面畫圖之處,則是更加凸顯出銅章雕刻于被表現者上的獨到的功力以及所能演示的藝術效果,以銅章的名義將一代帝王的形象塑造的更趨豐滿俊朗。銅章畫作上的勾踐不現卑屈,有的只是堅韌不拔的復國信念;浩氣長虹,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膽劍合一的精神,告訴后人一個哲理:只要你足夠強大,就可以“百無禁忌”。 再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鏡頭拉近,也都是微渺的個人在大時代中的生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