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9年4月18日發行2019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7枚,其中金質紀念幣2枚,銀質紀念幣5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19年改革體制下的吉祥文化“第五”款正式亮相,朋友圈第一時間就被發行公告覆蓋,大家對于這款改制的吉祥文化期望值還是非常高的。從15年發行至今,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年年破發,成為了行情低迷的“背鍋俠”。不管是經銷商、幣商還是收藏投資愛好者見聞吉祥文化就怕,套牢、滯銷、化料都是吉祥文化的代名詞。今年是金幣總公司實行改革舉措的第二個年頭,19吉祥文化將要打響19年度改革措施的第一炮。
下面具體從發行公告來分析一下:19年吉祥文化從發行上有哪些變化,從而窺探19年金總具體改革的實施方向。
首先,發行圖案上作出了重大的改變。為什么說是“重大”,收藏、玩金銀幣的朋友都知道10年后金銀幣的正面圖案幾乎清一色的采用“國徽”來統一,去年的書法一組做出了改變,成為改革試點,效果十分不錯。今年在19吉祥文化這款重點需要挽救的系列上作出改變,可以看出金總也是用心良苦。19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吉祥”文字造型襯以中國傳統紋飾,并刊國名、年號。這一重大改革,摒棄了金銀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正面采用“國徽”的統一、嚴謹和莊重性,進而采用“吉祥”文化的造型來凸顯這款金銀幣的特點和特色,這一改變可以說是務實的,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成系列發行的金銀幣正面圖案就應該采用突出主題的字樣、造型來充分表達該系列紀念幣的意義和特色。不過這款金銀幣發行到第五款,才覺醒般的作出改革和變通是否能改變該系列金銀幣的命運,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從本人的觀點來講:雖然改變破壞了系列的統一性,但改革不是壞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設計上作出新的嘗試和改變,不一定在這款金銀幣當中馬上收到奇效,但也能為將來成系列發行的金銀幣提供具有市場實踐價值的參照。本身吉祥文化前四組的發行已經驗證是失敗的,那何不推倒重來,求變則通。
其次,在部分品種上采用了新的規格和組合。100克圓形銀質“壽居耄耋”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貓、蝴蝶、壽石、吉祥花卉裝飾紋樣等組合圖案,并刊“壽居耄耋”字樣及面額。10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銀100克,直徑60毫米,面額3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10000枚。該銀幣規格在新中國金銀幣的發行史上是首次出現,可以說開創了新中國發行金銀幣的一個新篇章。為改變該款吉祥文化在市場的命運,金總可謂是重拳出擊了。另外:“榴開百子”直接去掉了金幣,發行了60克加厚的銀幣。6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銀60克,直徑40毫米,面額2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20000枚。而“喜上眉梢”也同樣剔除了金幣,采用的是兩枚30克銀幣的組合。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為精制幣(2枚),含純銀30克,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2×20000枚。雖然“喜上眉梢”的兩枚銀幣組合形式的出現,在近幾年的金銀幣發行中并不少見,但在該系列中也是首次采用。而“榴開百子”的60克加厚是繼四大佛山單銀幣后再次呈現,但在“盎司改克”后是首次亮相,之前都是叫“2盎司/加厚”。除此之外,該系列中最受人追捧也是唯一還能被市場認可的,也是少有的不虧錢的品種“珠聯璧合”也在金幣的克重上作出了調整,去年采用的“5克”改成了“3克”。
再有,發行量繼續減少。去年金總開始實施新的改革舉措以來,減量減產一直是涵養市場的主基調,今年在吉祥文化項目上也不出意外的繼續實施。19年吉祥文化金銀幣除了規格上的重大改革,在減量上也下足了功夫。根據眾多發行規格的調整,2個金幣的取消,原先“36”制的發行量也作出了改變,金幣不再是慣有的3萬發行量,銀幣也不再是6萬。沒有降克重的“壽居耄耋”5克金幣,發行量只有5000枚,而降了克重的“珠聯璧合”3克金幣發行量也僅為1萬枚,相應的銀幣只有2萬枚。作出規格改革的幾個品種的發行量分別為:“壽居耄耋”100克銀幣1萬枚,“榴開百子”60克銀幣2萬枚,“喜上眉梢”30克銀幣套裝2萬套。
種種跡象表明,金總在市場低迷的時期,定要將減量減產進行到底。涵養市場,先從品種的設計思路的創新上作出表率,采用新的規格的發行吸引人氣,恢復市場參與者的信心,進一步貫徹縮量的精品路線,金銀幣市場的牛市指日可期。
集幣在線上海工作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