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藝術系列金銀幣(如剪紙、風箏、年畫、木雕等),如錦繡中華系列金銀幣(類似于以前美國各州發行州旗、州花那樣,每個省市發行1款..................)
=================================
晨芳居士說:
請教殷總:
從金銀幣發行計劃看,今年重點突出的是傳統文化。是不是和國家目前的政策方向是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有關?
殷敏老師說:
居士兄說的很好!既然當今國家提出了文化發展的戰略,央行在今后若干年內發行中國傳統文化選題的金銀幣,不僅和國家的發展戰略吻合,而且,更迎合了收藏者和老百姓的實際需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何況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傳統文化呢?
=================================
殷敏老師說:
從題材、發行量等角度來分析2012年的貴金屬紀念幣項目,我認為市場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市場表現應該略強于2011年的項目。
=================================
雙鳳朝陽說:
請教殷總:
1.98年龍文化(第一組),今年按理應該發行第二組,可是2012計劃里面并沒有。如何理解這“神龍見首不見尾”?
2.計劃里沒有“世界遺產”,是不是以后不定期發行?
3.“青銅器第一組”1盎司銀幣只有1枚,和大系列的“水滸”“臉譜”1X2的有些不協調。在1枚銀幣上如何表現燦爛的青銅器文化?
殷敏老師說:
回雙鳳朝陽兄的問題:由于早些年發行的金銀紀念幣更多的是幫國家出口掙取外匯,因此,在項目的立項等方面,遠沒有現在這樣的嚴謹、嚴肅和規范。因此,不少項目的發行出現您所說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情況,想來也很正常。以前面提到的出土文物青銅器系列金銀紀念幣而言,1981年發行了第1組之后,直到1992年才發行了第2組,盡管第3組跟著在1993年發行了,但隨后就再也沒有任何音訊了......................
=================================
殷敏老師說:
但相信:今后這樣的情況應該不至于會重演。這些年來,央行及中國金幣總公司在項目的設立等方面還是非常的嚴謹、嚴肅和科學的。其更多的是希望中國的金銀幣市場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
殷敏老師說:
曾有不少朋友和我言及發行量擴大的問題。我回答他們說:以云岡石窟為例,這么小的發行量,顯然供不應求。老百姓喜歡并向購買的話,價格肯定高企。如今,發行量適當擴大一些,無疑可以適當的降低市場價格,可以讓更多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