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于12日隆重發行了。該套金銀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面值100元,最大發行量10000枚,銀幣1枚,面值10元,最大發行量20000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金銀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回鄉文化園”建筑,并刊國名、年號。金幣背面圖案為回族青年口弦舞場景等圖圖,并刊“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中文字及面額。銀幣背面圖案為黃河水車、羊皮筏、固沙網格及六盤山和紅軍紀念亭等組合圖,并刊“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中文字及面額。
作為繼“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和“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金銀幣之后發行的又一個地方題材金銀幣,有望再次掀起又一輪地方題材金銀幣熱。
作為又一組地方題材金銀幣,從規格、發行量、題材以及當前經濟大環境,這注定又將是一顆閃耀新星。
規格上來說,1/4盎司金幣和1盎司銀幣可以說是一組“黃金搭檔”,這樣的規格對于市場發行價來說,既適合大眾投資收藏,也適宜禮品消費。
發行量上,對于全國的收藏投資消耗來說,10000套套幣和10000枚單銀幣的數量實在是微不足道,“寧夏”與“內蒙古”金銀幣的發行量完全一致,而“內蒙古”目前創下了5900元左右的市場價,“寧夏”金銀幣表現自然值得看好。
地方政府成立紀念,作為地方最具有紀念性的大事,而且特別是逢50逢100這樣整數的年份,注定是當地最盛大的政治活動、重要新聞熱點,當地的消費就占了全部發行量的較大份額,那么對于全國其他地區來說,其更顯珍貴。
另外,“團隊效應”不容忽視。眾所周知,某個題材如果出現系列產品,那么該系列產品的價值將遠遠高于單項產品,這一點,已在生肖系列、奧運系列等題材上已明顯體現,那么,“寧夏”金銀幣作為地方題材系列的一員,怎能被忽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