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物—貴金屬紀念幣的前世后生
—在中國集幣在線晚間嘉賓談話中的講演
遙石(2007年5月12日)
Jibi給我的定位太高,實不敢當,首先是“理論家”,理論是實踐的高度總結,從我01年介入到這個領域,零敲碎打也不過幾年光景,實踐都還談不上,更別說理論,所以這個評價讓我汗顏了;其次是“才女”,或許遙石只是占了性別的優勢,會寫幾個字,碼幾行酸文,就被一些朋友抬舉了,名不副實而已(不是謙虛^_^);再,有德齒者才為人之師,才疏德薄,不敢稱師,大家叫我遙石就行。
實在不好意思,今天的打開速度實在非常慢,汗,實在龜速回復各位了,抱歉。
高手在民間,說到理論家,不妨在這里斗膽向各位做個推薦。
收藏:路過蜻蜓(一直很欽佩蜻蜓兄對于建構金銀幣收藏理論學說的熱誠和治學態度,金銀幣要真正能夠成為一種文化,需要向這樣的學者型愛好者,大家有時間可以勤讀他的文章,尤其是以系列研讀,會更有收獲)
葛祖康老先生:葛先生應該是我進入錢幣市場的啟蒙老師,在懵懂之初,葛老師對于我的幫助一直獲益至今,他對于錢幣典故和資料的掌握值得我們借鑒。
棕熊:棕熊應該算是一個忠實的熊貓迷吧,坦白地說,我個人收藏就以熊貓為主,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受到了他的影響,他對于熊貓幣淵源始末,如數家珍,精確到每一個數字,棕熊對于這個板塊的挖掘已經是這個市場一絕,如果對熊貓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找他的帖子來看。
其他的比如小黑、龍城閑人、鉑貓、114等都算得上是“有學問之人”,建議大家都可以找來一讀。
投資:
Jim:我一直稱其為jim老師,看似漫不經意下,卻有著很嚴謹的思維,我曾經有過一個評價“如果現代幣的投資也可以成為一門學科的話,無疑自jim始”,高調的彩金死多頭,呵呵,我或許不完全贊同他的看法,卻絕對嘆服他的邏輯和能力。
張旭東: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張旭東的那個“金銀幣是現代文物”的理論,大師就是大師,如果能夠把現代幣的投資推向一個高度的話,莫非張先生了。
其他的如本金猴等都是我非常欣賞的民間高手,建議大家多搜集些他們以往的言論,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或許對今后的收藏投資過程有所裨益呢。
殷總請我來做嘉賓談話,恩,只是談話,一直有個習慣,習慣觀察這個市場上的人,南來北往,周吳鄭王,人,才是這個市場的靈魂,幣只是人抒發情感和理想的工具和媒介,所以很榮幸能夠在這樣的雨夜,和各位老師前輩、朋友來談話,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我觀察和學習的對象。
前幾天碰見一位錢幣報的讀者,他問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這段時間行情又火起來了,如果這次的行情啟動,與02-03年間的那次大行情有什么異同”
在這里先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夠一起來討論。
首先肯定是大氣候的變化,08奧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幣升值,周邊市場的火暴,流動資金又開始富裕起來了,投資熱情也開始高漲了,或許這也是大家對行情有所期待的最關鍵因素吧。
其次是借著奧運題材收藏品的強勢發布,紀念幣(章)的品牌消費意識正在增強,前段時間有朋友讓我推薦奧運的收藏品,還沒等我開口,就先上來一句“我要金幣總公司發的”嚇了我一大跳,夠專業的,可見在普通人看來,紀念幣(章)的品質第一要素就是品牌,這也算是這幾年市場韜光養晦的一大變化吧。
再次,營銷機構,在民間而言自然就是莊家,會更重視媒體的力量,那一次行情我也算是親身經歷者,當時最不解的是,錢幣市場盡管上升迅猛,但是無論是一級管理者還是一級半的操作者,營銷理念和方式仍然停留在上一個世紀,口口相傳,請幾個專家吆喝幾聲就算齊了,太落后了,所幸經過這幾年的培育,無論是網絡資源的整合還是對于傳統資源的運用都更加嫻熟,這是很值得高興的一個現象,前段時間熊貓25周年在浙江發行,本地發行量最大的公眾媒體“錢江晚報”整版廣告,這是02、03年非常少見的現象。
第四,直到目前為止,網絡資源的挖掘還是很淺,那次行情啟動時,粗粗一算,稍具規模的網站大大小小就有5-6家,反觀當下,可以稱得上門戶網站的也只有兩三家了,雖然規模縮減,不過各類資源卻得到了整合,在這里提一個期待吧,希望在jibi能夠重現當時百家爭鳴的君子之爭盛景,那樣,或許才是行情真正啟動的標志。
個人以為,股票市場、藝術品市場、郵卡市場這三者與紀念幣的關系是郵卡〉證券〉藝術品,金銀幣與現貨金銀市場的關系更多是紀念幣啟動行情的一個炒作話題,紀念幣本身有一定的升水空間,如果在紀念幣市場相對弱勢的情況下,材質價格的高啟當然會封殺其下跌空間,如果在牛市,個人以為不如忽略,否則只是自己給自己下了一個套。觀點正確,但前提是錢幣市場的賺錢效應能夠有所體現,資金永遠都是逐利的。
97年的行情沒有經歷,所以無從比較,但02-03年那波行情我已經歷,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曾參與其中,正如前面所說的,現在的背景大氣候要優于當年,參與群體更理性也會更具戰略眼光,以往的行情更多帶有民間色彩,而這次行情啟動的話,官方色彩會更濃郁一些,畢竟08奧運在即,官方的發行任務迫使他們要更深入到市場中來。收藏可以多看前面所說幾位大家的帖子,掌握更多的藏識更有利于培養眼光,投資的話,借用一句話“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現在應該是我們貪婪的時候吧。
彩金幣還將成為這波行情的熱點,但不具有唯一性。
許多市場戰略投資者認為本次行情的跨度與高度與中國金幣總公司的社會化宣傳關系很大,我同意這種觀點,我覺得管理層這幾年的確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還遠遠不夠,個人建議有幾下幾個途徑:
1、 大力整合開發網絡資源,官方對于民間錢幣網絡有一定政策傾斜,鼓勵其發展,根據前幾年的經驗,網絡將是推進、深化行情的重要基地,包括網站自身的發展、與門戶網絡的合作以及運用更新的傳播手段,比如開設博客。
2、 改變目前金幣網、中國金幣雜志等官方主流媒體的言論限制,鼓勵更多的民間高手撰寫文章,因為他們的文章是最鮮活也最具有鼓動性的。
3、 加強與各地公眾媒體的定期交流,借助奧運這個新聞話題,爭取更多的暴光率,讓金銀幣品牌更深入人心。
4、 鼓勵豐富宣傳方式,比如開設系列講座、珍稀幣品的拍賣會、邀請明星代言擴大知名度、展覽會,在網絡也可以制作紀念幣flash形象廣告,這些都可以讓民間機構或企業來做,只要政策上給予一定傾斜和照顧,相信不是難事。
5、 提升網絡言論氣氛,甚至可以引導一些主題論戰,觀點的碰撞更能引起關注。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以后發行金銀幣是因為需求,當時是國家賺取外匯的需求,現在是拉動內需的需求,對于我們來說,收藏是抒發某種文化情感和理想,投資則是贏得財富。
我對于目前金銀幣市場最大的希望是出現一批學識與才德兼備的學者型收藏愛好者,能夠在全國主流的公眾媒體上出現紀念幣收藏投資的定期專欄,這一波行情大家都能賺錢,尤其是這幾年一直堅持沒有離開的守望者們。
對今后金銀幣的長期趨勢如何判斷?如果去年此時,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比較悲觀,因為紀念幣正在被邊緣化,現在的話,至少現在一些現象讓我重新有了信心,如果照今年的趨勢能夠發展下去的話,中線牛市可待,長線仍然會有反復吧。
金銀幣市場要健康有活力地發展,目前最需要的是制度與人才,如果是收藏的話,長期來看,應該讓所有的人都能賺到錢,如果是投資的話,所有的人都贏了,可能嗎?呵呵!
文化熏陶是最理想的局面,但是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至少短期要能夠讓市場擴容,賺錢效應是不可缺的
個人以為,瑞士造幣廠的鑄幣質量至少目前來看,仍然是高于國內的,記得前幾年,有人告訴我,深圳國寶花了數百萬從國外購置了造幣設備,我想,國內造幣水平要達到一流水準應該不遠了吧。不是很明白后面一個問題,貴妃、寶玉也都是瑞士造的,沒有人看好嗎?
對于彩金,如果你是問我個人喜好的話,我持保留意見 。
布衣大哥,你又消遣我了:) 你的收藏散文呢,不準備繼續了嗎,你在這里的專欄,我每篇都看了,我想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期待你的文字,平靜是牛市中最需要的。
女性參與幣市,逐漸增多了,比如市場上的很多女性幣商,巾幗不讓須眉,比如這里的管理員,蕭函和冬日,還有不得不說的三德子姐姐,都是很有思想的女性,或許她們會給這個市場帶來更多清新的空氣。
對于不合理不正當的宣傳,即使金總不出面,像錢幣報這樣的行業媒體也會承擔起監督職責,如果您以后發現混淆視聽的情況,歡迎您隨時向錢幣報編輯部舉報,至于企業為了保障自己的經營,采取一些營銷行為也是無奈之舉,不過如果有機會,我會向管理層呼吁,加強監管的同時,也加強對于紀念幣文化的宣傳
對于投資,了解實在不多,姑且閑說一句話,如果是潛力的話,我更看好奧運題材以及衍生的體育板塊,如果是收益的話,那還會是莊家摩拳擦掌,籌備多年的彩幣板塊吧
本金猴、梁秉毅、wqf都是老朋友了:)本金猴,一直很期待能看見您最新的關于市場的想法,不會讓我失望吧,呵呵。
我更多傾向于收藏,主要以熊貓、部分生肖,希望能收齊所有的名畫題材,從中學到了很多,經濟上也有所收獲,沒有具體算過,5年間,大概翻番了吧。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呢?我覺得最關鍵的還是個人的喜愛吧。
體育板塊,個人認為從收藏角度看,是奧運效應最大的獲益者,至少它的群眾基礎會有很大程度的擴充,中短線投資的話,籌碼不好拿,沉淀也太散,除非近年的品種,否則很難出現莊家控盤,籌碼的流動性較弱可能會限制這個板塊的短期收益
投資不是我關注的話題,建議請教jim、本金猴這樣的高手,他們會給你更好的答案
關于彩金龍的那個問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個人以為,即使是牛市行情,那樣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仍然不會是零,當然現在談這個還為時過早,證券市場也不是長期走牛,2年前還有人在痛批,呵呵,如果您是想投資的話,建議還是以彩金為主本金為輔,做個組合吧。
關于乒乓球:談不上獨特見解,我只是偶然關注了,覺得這個題材很有趣,國球嘛,如果在奧運會前該幣有所漲升,您可以適度派發一部分,這個題材獨特也有所限制,操作和營銷手段如果有所改善的話,或許機會會更多一些
大銅章,前段時間還收藏了宋人畫選和上幣廠出的“紹興錢”,真是美倫美奐,大銅章是中國造幣藝術的試驗田,所有很多大膽的想法,在幣上無法實現,都在大銅章上實現了,個人非常喜愛,劣勢就是發行量決定了它的收藏是小眾吧。
有網友設想,”某天從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聽到:“中國金幣總公司今天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今年金銀紀念幣的發行計劃,并回答記者的提問,....”。金銀幣市場的行情就真正起來了。這個想法我也常常有,哈哈,我還一直在想金總怎么沒有新聞發言人呢,發布計劃和發行新幣,甚至監管,都可以召開新聞發布會,媒體操作所需要的資金應該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吧。
電視銷售這種方式個人對于這樣的模式持保留意見,其他收藏品或貴金屬衍生品可以采用,紀念幣如果放在這里的話,會大大降低它的嚴肅性,因為這種模式已經被做爛了。
投資要選取有群眾基礎的品種,收藏基礎越雄厚,投資價值更高,因為莊家炒作也需要迎合市場的口味,但并不是成正比,很多收藏價值很高的品種卻由于發行時間較早,海外分流和國內消耗過于分散,導致莊家無法掌握籌碼,這些品種的投資性,至少是中短線的投資性就會差一些。很多經驗豐富的藏家選擇以藏養藏,比如46開,4用來購買自己喜愛但投資性不是非常強的品種,6就拿來投資 。
三德子姐姐好,剛才忘了打招呼,該大龍,真的是多年未見了,一直很惦念你:)
哈哈,今天很開心,雖然破網絡,一直以老牛拖車的速度,艱巨的任務終于勉強完成了。
但是,離開幾年,重新回來,原來一些老朋友都還在,呵呵,這樣的感覺非常棒。離開是因為失望,回來是因為希望。
114,抓住,我又看見這個頭像拉,哈哈。
你們都是深海潛水,今天都冒出來了,恩,看來行情的確啟動了:)
三德子姐姐,抹淚,怎么早沒認識您呢,您讓我頓時覺得自己高大起來了,哈哈:)
色處,偷笑,好久沒聽了,殷老師告訴我,三德子是jibi一寶,果然不錯,有您在,網絡也有家的溫暖了。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張旭張萱8是同一個人8,沒錯,的確是一處錯誤,jim引用的是舊版,所以還未修改,看來又是高手,抓住,請問您是如何看待名畫題材在紀念幣上的演繹?
布衣大哥,老jim,我也很懷念當年青梅煮酒,節節有禮的君子之談,有那么點魏晉風度的意思,為什么現在大家都沉默了,潛水了呢,這波行情啟動,應該會有改變吧<金銀幣之昭君出塞>,是老jim難得的抒情之作,情感之豐沛,文辭之華麗,一定要找來看一看,絕對是經典!
報告處長,我還記得,似乎是你還親自帶去了博覽會,可惜后來因為我有事耽擱沒有去北京,就錯過了。從美學角度講,殘缺才是一種完美,陶瓷"維納斯"請兄幫我再保存一段時日,今年準備抱回家:)
先閃了,各位老友新朋好聊,明天再來看各位的精彩發言:)臨下之前,再向各位朋友道謝,各位晚安。
題后話
曦雨:我最親愛的三姐姐,布衣大哥、梁大哥(太想念您了)、114哥哥、jim兄、老朋友本金猴還有才華橫溢的幣市遙石才女,看到您們都在,曦雨彷佛有重回到數年前一堆夜貓子整晚整晚不睡覺的感覺。小弟向大家問好了,現在幣市發展的越來越好,真心希望大家能夠有事沒事常聚聚呀
感謝遙石
JIM滿懷深情的與朋友們道別:
感謝三姐姐
感謝布衣、高原、曦雨
感謝114、太平洋
感謝王總、殷總
感謝itt007
感謝溫水青蛙
感謝梁斌毅
感謝等等等
感謝cctv、圈諾v、感謝華納唱片
我要去睡覺了
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清晰的這、贊美聲:
"遙mm是當今少有的敢于堅持自我又能大度的包容各種不同見解的大寫的人".
還是本色遙石, 沒有變成彩色遙石.
恭賀講課成功。
(備注:標題為筆者加,基本是按照遙石講話原文和順序,略有刪節,筆者水平有限,疏漏處請諒 柯巖 2007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