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出精品:“奧運”銀盤設計理念賞析
品泉達人
也許一百位設計者有一百個種設計理念,一百個設計理念又會設計出一百種不同的圖案,而一百種不同的圖案,又會給欣賞者一百種異樣的視覺沖擊。但,必須承認,我們見到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是其中相對成功者。
從形制角度,“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就有一種創新精神。在這之前,有關“奧運”主題的金銀藏品,有彩色、本色紀念金條,有不同規格不同材質的金銀幣,有用途有別的徽章、胸章、銅章,等等。洋洋大觀,不下于百余種。但以銀盤形制出現的,還是頭一款。從制作上看,紀念銀盤既有中國戰國銅鏡的拙樸與厚重,又有唐代金銀器的精巧與華麗。其工藝,取自鑄幣,高于鑄幣,巨型弧模沖壓工藝與高超浮雕技藝相結合,使其新中有古,古里透新。應該說,“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是一款時尚的現代的,同時又是傳統的古樸的銀制藏品重器。它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也充分體現了第29屆奧運會要表現的“綠色”、“人文”、“科技”三大理念。
從藝術角度,“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的最大特點,是以現代設計視角,穿越歷史時空,選取有代表性的古代體育圖案,喻示“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體育是世界體育文化發展搖籃”這一特別意義。從欣賞角度,它無疑是一件成功作品。而它的成功,更大程度,體現在銀盤畫面設計的具體細節之中——紀念銀盤的主題是2008北京奧運,因此奧運會徽是重中之重,必須位居最突出最顯著的中心位置。環繞會徽主圖,設計者選擇的,是7條正在凌空飛舞的飛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在一起,并不存在于生物界,又最具浪漫主義的藝術形象。而飛龍,更是存在于想像中的競技運動,也是先人幻想之中最高境界的力量象征。奧運會徽與飛龍共同組成類似太陽的圖案,又由此外揚射出8道飛動的光芒。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是2008北京奧運精神的擴展?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再現?也許三者都是,也許三者都不是,但它們的結合,從更高的角度,彰顯出中國人民對2008北京奧運的真誠期待。這種設計思路,不能說沒有過人之處。同樣,在紀念銀盤背面,也分里、中、外三個大環,中心位置,是象征中華傳統文化的天壇,其外圍,環有3條是象征奧林匹克運動場的跑道。再外側的現代體育項目造型,汲取中國古巖畫“太陽神”的圖形線表現手法,兩者相織,既展示了中國人文奧運的淵源,也體現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理念。
“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最根本的設計理念,就是在表現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同時,突出由中華傳統文化延伸出來的深厚的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在紀念銀盤有限的空間里,要想將這一點表現好表現透,并非易事。也只有從事體育文化與歷史研究的專業國家機構,才能組織學者、專家研發設計,將此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銀盤背面選用的,為戰國時期《行氣銘玉杖首》中的銘文。其正面,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體育圖案,這些圖案來自兩個部分,一是選自戰國宴樂漁獵攻戰紋銅壺、西漢帛畫《導引圖》等出土文物,一是選自清代宮廷畫家朗世寧的名作《馬術圖》。畫面上表現的古代體育項目,有的我們今天依稀還能叫得出來名字,如圍棋、馬球、武術、射箭等,但大多已經失傳或者變異為其它。而也是由于這些古代體育的變異和發展,我們今天的體育運動,才如此欣欣向榮。“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的這種設計理念,表明了設計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也體現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博大主題。
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精品,肯定是收藏愛好者喜愛的精品。相信“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無論是發行2008個的1公斤銀盤,還是發行8888個的8盎司銀盤,都會受到廣泛歡迎。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4824533324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4825517959.jpg[/upload]
本文刊登于2006年8月上旬刊之《錢幣》報上,如需引用,請務必署名,注明《錢幣》報的出處,并注明摘自“中國集幣在線”及 www.ccbczpx.com 的域名,謝謝!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8-4 8:34:26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