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生命和繁榮的象征。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將會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復存在;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人類將面臨嚴重水荒、風災、干旱等自然災害……在人類居住的地球上,破壞森林就等于破壞生態平衡,其結果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樹木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越來越重視植樹造林。我國于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又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國務院于次年頒布了全民義務植樹動動具體實施辦法,把綠化國土,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
為了提高全社會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環境的意識,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3月10日發行“環境保護——植樹節”紀念銀幣1套,共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將植樹節作為環境保護題材向社會公開發行的第一套紀念幣。該套紀念銀幣為精制幣,每枚含純銀1盎司,成色99.9%,形狀為圓形,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發行量30000套。由沈陽造幣廠和深圳國寶金幣制造廠共同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該套紀念銀幣采用常規的經典浮雕工藝技術鑄造,正面內徑半圓圖案底面和國號、年號為鏡面效果,其他部分和底面采用了噴砂工藝。背面圖案采用多層次噴砂,文字做亮工藝手法處理。銀幣設計以現代裝飾繪畫手法表現,突出了畫面活潑動人的韻味。
“環境保護——植樹節”紀念銀幣采用了同一正面圖案,均為植樹節節徽主圖案,并刊國名、年號。為了加深人們對我國植樹節的認識,使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年復一年,世世代代地開展下去,1984年2月全國綠化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定通過了“中國植樹節節徽”。中國植樹節節徽是一個形象生動,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標志。節徽圖案中的樹,示意我國公民有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鐫刻的“中國植樹節”和“3.12”字樣,既讓人們牢記植樹節的日子,又寓含中國人民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忍不拔的決心(扎根地下);五棵樹(三棵針葉樹和兩棵闊葉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的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背面圖案分別為綠色生命與林海飛鳥圖,并刊面額。綠色生命圖為一自行車隊在參天大樹中穿行,樹木成行,林蔭載道,人們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賦予的生機。森林——綠色——生命,綠色是生命的底色,森林哺育著人類。森林是綠色植物的主體,是陸地生態系統中面積最大、結構最完整、組成最復雜、功能最穩定、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最旺盛、生物生產力最高、生態效應最強的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平衡的維護者。森林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它在涵養水源,制造氧氣,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保護鳥獸及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綠色就是生命”,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森林與人類休戚與共,息息相關,可以說,人類來自森林,森林哺育著人類,沒有森林就沒有人類;森林是人類的伴侶,是生命的搖籃,是人類文明與發展的發祥地,人類是從森林步入社會,走向文明的。因此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綠色大地。林海飛鳥圖為一群小鳥在藍天白云下,在茫茫林海中歡快的飛翔。樹木蔥蘢,草木萋萋,白云繚繞,燕舞鶯啼。森林是鳥類的天下,森林是動物的樂園。森林——鳥獸——人類,森林給鳥獸以生息的樂土,美好自然環境給人類以生存繁衍的家園。生機盎然,生生不息,讓點點綠色席卷華夏大地,讓秀美山川布滿萬里神州!
“中華綠色版圖工程”—— 21世紀的綠色行動。“全民動員、義務植樹;美化祖國、造福人類;治理山河、保護生態”。增強全民環境保護意識,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廣植樹木,打造綠意盎然的生態環境,舉全社會之力,共建中華秀美山川!
(注:目前該幣市場價格才300多元的位置一套,幾乎相當于熊貓銀幣的價格,更何況目前世面上的流通量已經很少,因此目前的價位是被嚴重低估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http://www.51jb.com/bbs/UploadFile/20068291841297375.jpg)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www.51jb.com/bbs/UploadFile/20068291842521251.jpg)
來源:中國金幣收藏網 作者:蕭菡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8-30 8:05:51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