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典文學(xué)四大名著,除施耐庵的《水滸傳》外,已全部走上貴金屬紀念幣,從1995年開始的《三國演義》(第一組)到2005年結(jié)束的《西游記》(第三組),時間跨度正好十年。紀念幣的材質(zhì)從本色金銀過渡到彩色金銀,形狀從圓形到八邊形、扇形再到長方形。發(fā)行機構(gòu)用心良苦,旨在通過59枚金銀幣打造方寸間的中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系列。
《三國演義》(第一組)乍一開場即隆重推出了6金5銀的龐大陣容,之后的第二組和第三組削減為2金5銀,但表現(xiàn)的主題和內(nèi)容是一致的:正面均為《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頭像,背面采用的是小說中精彩的場景和四個重要人物。減少的項目正是四個人物的金幣。1995年第一組屬于蜀國。金銀主題幣的大場面均是流傳甚廣的“桃園三結(jié)義”,四個人物順理成章的是劉備、關(guān)羽、張飛和諸葛亮;1996年第二組屬于魏國。主題幣中金幣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官渡之戰(zhàn)”,銀幣則是耳熟能詳?shù)摹叭?zhàn)呂布”,表現(xiàn)的人物則分別是曹操、曹丕、曹植和司馬懿;1997年第三組屬于吳國。主題幣中金幣是極具影響的“赤壁之戰(zhàn)”,銀幣則是“孫劉聯(lián)姻”的歷史傳說,表現(xiàn)人物為孫權(quán)、孫策、周瑜和魯肅。
與《三國演義》全部采用圓形本色金銀幣不同的是,2000年開始發(fā)行的《紅樓夢》1金5銀紀念幣采用的是彩色八邊形和扇形工藝。紀念幣正面均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形象,3枚彩金幣表現(xiàn)的是三個中心人物的“寶玉賦詩”、“黛玉奪魁”和“湘云醉眠”,12枚彩銀幣是光彩照人的金陵十二釵:迎春吟詩、探春結(jié)社、黛玉葬花、李紈教子、元春歸省、惜春作畫、熙鳳弄權(quán)、寶釵撲蝶、湘云游園、巧姐紡織、可卿梳妝、妙玉品茶。3枚扇形彩銀幣:“寶黛讀書”家喻戶曉;“群芳夜宴”取自《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賈母祝壽”也是《紅樓夢》中經(jīng)典的片斷。值得一提的是《紅樓夢》紀念幣從第二組開始,瑞士造幣廠參與制造,一改第一組人物、背景全部是彩色的紊亂感,突出人物的彩色質(zhì)感和背景的本色效果。
《西游記》金銀幣正面摒棄了作者吳承恩的形象,而是全部采用“西天取經(jīng)”圖。三組規(guī)格統(tǒng)一為一枚1/2盎司圓形彩金幣+兩枚1盎司圓形彩銀幣+一枚5盎司矩形彩金幣+一枚5盎司矩形彩銀幣,最后,用一枚超大的1公斤圓形彩銀幣“取得真經(jīng)”,表現(xiàn)西天取經(jīng)的功德圓滿。5盎司彩金銀幣好比郵票中的小型張,刻意表現(xiàn)《西游記》中的大場景。金幣“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比丘國降妖”,銀幣“蟠桃盛會”、“真假美猴王”、“文殊收獅”,無不再現(xiàn)了小說中的精彩場面。圓形金幣“猴王出世”、“悟空拜師”、“收月兔”,銀幣“龍宮借寶”、“戰(zhàn)二郎神”、“智收八戒”、“斗牛魔王”、“三調(diào)芭蕉扇”、“棒打蜘蛛精”則更體現(xiàn)出孫悟空從出世到保護唐僧取經(jīng)過程殺妖除魔的歷程。最終增加的面額300元的1公斤“取得真經(jīng)”彩銀幣意義重大。它為連續(xù)三年不間斷推出的“西游記”系列圓滿劃上了一個句號。主圖以完全寫實手法,將唐僧師徒取得真經(jīng)的歡悅喜慶氣氛濃烈地表現(xiàn)出來,是《西游記》故事的大結(jié)局,也是《西游記》系列金銀幣的大團圓。
來源:《大江南收藏》
[upload=jpg]UploadFile/2006-7/20067202111124825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7/2006720211263305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7/200672021142787859.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