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上幾枚面值1元或5角的硬幣,再花上幾元加工費,南陽市街頭的一些首飾加工點就能為顧客打造出一種并不“值錢”的首飾,無論是金黃色的戒指還是銀白色的項鏈,乍一看還真能以假亂真。
硬幣制首飾生意很火
南陽市工農南路是一個服裝市場,500米長的街道內,分布著10多家個體首飾加工點,主要業務是幫人修理、清洗和加工金銀首飾。
昨天上午,記者佯裝購買首飾,走進了市場北端一家首飾加工點。記者直接提出想看看硬幣打造的首飾,女店主很快從柜臺下拿出一個塑料袋,“呼啦”一下把8枚金黃色的戒指倒在柜臺上。她說,這些戒指都是用面值5角的硬幣制成的,一枚戒指原料是2枚硬幣。
正在這時,一位20多歲的女子走了進來,可能是事先約好的,該女子也不砍價,遞上來2枚5角硬幣, 3分鐘左右,銅質硬幣便被熔化到模子里,經過一道道工序,10多分鐘后,一枚銅質戒指打造成功。年輕女子離開后,又有3名顧客進來打造“硬幣首飾”。
隨后,記者走訪了這條街上的另外幾家首飾加工點,發現他們均開展這項業務,而且生意普遍不錯。除戒指外,顧客還可以訂做耳環、項鏈和手鐲,其中打造“銀”項鏈最費料也最貴,需8枚1元硬幣和7元加工費。
多數顧客只為好玩
青睞“硬幣首飾”,以少男少女居多,但其中也不乏成年人。
在工農路中段一家首飾加工點上,某技校學生陳英(化名)正在訂制“硬幣戒指”,她告訴記者,大家做這種東西主要是覺得好玩。
市民王先生說,“硬幣首飾”的原料是人民幣,本身就含有“財富”的意思,戴上這種首飾,既象征著財源滾滾,又可以省掉一筆不小的開支。
毀壞人民幣違法
中國人民銀行南陽市中心支行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打造“硬幣首飾”是一種故意毀損人民幣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對故意毀損人民幣牟取利益的,將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其他行政執法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