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南收藏 海銘
今年以來,伴隨著國際金銀價格的“漲”聲不斷,國內金銀幣市場也一舉擺脫了低谷徘徊的局面,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大有再鑄輝煌的氣勢。而這種喜人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到了金銀幣新品種的表現,奧運、生肖等題材的金銀紀念幣新品種今年的表現明顯好于前兩年,不僅面市后的價格上漲幅度大,更重要的還在于改變了以往對新品觀望情緒濃重、需求極為有限的情形,呈現出量價齊增的走勢,由此,也提醒廣大投資者,隨著金銀幣市場轉向強勢的特征越來越明顯,金銀幣新品的供求關系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以往金銀幣新品種在供求關系上為什么基本上都是典型的買方市場?道理很簡單,越是在弱市形態下,原本金銀幣的供求關系就不平衡,需求肯定比供應少,加之新品面市后在短時期內其真實的投資價值得不到市場檢驗,大部分投資者難以把握其明確的后市走向,因此不敢貿然介入,而這種狀況反過來又導致了新品市場表現始終缺乏足夠的支持,形態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而在市場強勢的情況下,這種局面就有極大的可能被扭轉:市場形態的好轉,金銀幣價格的持續穩定走高,都讓投資者明明了了地看到了其投資價值與潛力,看到了自身收益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在這種情況下,對金銀幣的需求量就會明顯上升,而持倉者的心理也會與以往發生不同的變化,為了保證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低位出貨者會越來越少,惜售心理會占據明顯的上風,換言之,一方面是需求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供應則在不斷減少,供求關系轉向著有利于賣方市場的方向發展。面對這樣的局面,在追逐市場流通品種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新品種自然而然地就會成為投資者主攻的重要方向,以往對新品種的那些顧慮就完全不成問題了,新品種的市場表現也就順理成章地會好轉起來,事實上,越是需求量大增,新品種的投資風險也就相應減弱,投資者的信心也就更足,只要是在正常合理的范圍之內,這種供求關系的變化反倒容易引導市場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其實,近期市場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已經在向大家顯示一個事實,那就是金銀幣新品的供求關系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彩色金條一面市就被市場“瓜分”得干干凈凈,價格上升速度相當驚人,其他新品種也幾乎保持了與彩色金條一樣的勢頭。與此同時,在錢幣市場中長期充當陪襯角色的流通紀念幣板塊也逐漸呈現出啟動的跡象。投資者的心態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新品種持倉者從以前的怕“賣不掉”、怕“賠錢”,轉變為現在的怕“補不進”、怕“少賺”;以往新品種空倉或輕倉者不愁“套牢”、情愿觀望,而現在他們則為“踏空”而犯愁,恨不得見貨源就吃;以往每出一個新品種前,基本上都能有期貨價出現,可現在這種情況明顯減少,新品種現貨供不應求。不要小看投資者心態和投資形式上的這些變化,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金銀幣市場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新品種的需求正在呈現不斷上升的勢頭。
金銀幣新品供求關系的根本性變化需要得到市場形態的有力配合與支撐,現在,這種條件不能說已經完全具備,但至少已經在向著這個方向發展:從整個收藏品投資市場來看,無論郵市、卡市還是幣市,都顯現出蠢蠢欲動的跡象,有些板塊和品種已經率先啟動,且在不斷創出新高的同時還表現出了穩定的態勢,這應該是一個相當積極的信號;而從金銀幣市場的情況來看,幾個主要板塊輪番上攻、互動前行,不但修補了以往形態上的破損與缺陷,更是在不斷的上揚過程中積聚新的能量,這些都為金銀幣新品的出彩表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金銀幣新品種供求關系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時機也就會愈發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