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發行了鄧小平流通紀念幣和鄧小平金銀紀念幣,在幣市持續低迷的今天,市場迎來了又一個新品,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代偉人鄧小平幣的面市給市場帶來了新的福音,那麼鄧小平流通紀念幣和鄧小平金銀紀念幣能否再發神威,能否撬動整個幣市大盤呢?
今晚讓我們就關心的話題暢所欲言!晚8點不見不散!
========================
[color=#DC143C]8月21日夜間論壇:一代偉人鄧小平能否撬動大盤?[/color]
[flash=500,350]http://www.freewebs.com/eshu188/rili.swf[/flash]
========================
柳群說:
央行關于發行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普通紀念幣、金銀紀念幣公告
〔2004〕第 7 號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04年8月22日發行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普通紀念幣、金銀紀念幣各一套。普通紀念幣一套1枚;金銀紀念幣一套4枚,其中1/2盎司、5盎司金質紀念幣各1枚,1盎司、1公斤銀質紀念幣各1枚。以上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一、普通紀念幣
(一)紀念幣圖案
該紀念幣正面主圖案為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內緣上方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內緣下方刊“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壹圓”、“2004”字樣;背面主圖案為鄧小平側面頭像,內緣上方刊“鄧小平誕辰100周年”、“1904-2004”字樣。幣邊緣刊“RMB”字樣。
(二)紀念幣面額、規格、材質和發行數量
該紀念幣面額為1元,直徑為25毫米,材質為鋼芯鍍鎳,發行數量1000萬枚。
(三)該紀念幣與現行人民幣職能相同,可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二、金銀紀念幣
(一)紀念幣圖案
1.正面圖案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建筑,并刊國名、年號及“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字樣。
2.背面圖案
(1)1/2盎司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鄧小平抗日戰爭時期肖像,并刊面額及“鄧小平”和“1904-2004”字樣。
(2)1盎司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主景為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時期肖像,背景為工農業裝飾圖案,并刊面額及“鄧小平”和“1904-2004”字樣。
(3)5盎司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主景為鄧小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周年慶典時上半身肖像,背景為天安門建筑圖案,并刊面額及“鄧小平”和“1904-2004”字樣。
(4)1公斤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主景為鄧小平1992年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講話時半身肖像,背景為中國經濟特區樓景,并刊面額及“鄧小平”和“1904-2004”字樣。
(二)紀念幣規格和發行量
1.1/2盎司金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金1/2盎司,形狀為圓形,直徑27毫米,面額200元,成色99.9%,發行量10000枚。
2.1盎司銀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銀1盎司,形狀為圓形,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成色99.9%,發行量80000枚。
3.5盎司金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金5盎司,形狀為圓形,直徑60毫米,面額2000元,成色99.9%,發行量600枚。
4.1公斤銀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銀1公斤,形狀為圓形,直徑100毫米,面額300元,成色99.9%,發行量5000枚。
(三)該套金銀紀念幣由沈陽造幣廠、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
中國人民銀行
二○○四年八月十六日
========================
|
面額(元) |
材質 |
成色(%) |
質量 |
重量(oz) |
形狀 |
直徑(mm) |
總發行量(枚) |
總經銷 |
2000 |
金 |
99.9 |
精 |
5 |
圓 |
60 |
600 |
中國金幣總公司 |
正面圖案 |
為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并刊國名、年號及“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中文字樣 |
背面圖案 |
為鄧小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周年慶典上半身肖像,并刊面額 |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立和發展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一理論科學地闡明社會主義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他認為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切要從這個實際出發來制訂規劃。根據他的思想,中共十三大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他指出,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全黨要一心一意地搞現代化建設。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他設計了從20世紀80年代到下個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目標。并且提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根本標準,不斷開拓新局面。他大力支持和推動農村改革,推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全面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他關于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論述,為中國共產黨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的改革目標奠定了理論基礎。他倡議興辦經濟特區,開放14個沿海城市,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新區,推動中國全面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他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他提倡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主張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他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問題,軍隊和國防建設指導思想要實行戰略性轉變,提出要把軍隊建設成為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他為解決香港、澳門、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一個中國,兩種制度”的構想,按照這個構想,香港已于1997年回歸中國,澳門也已于1999年底回歸中國。他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準則。在他的主持下,中國同美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同日本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恢復了中蘇兩黨兩國的關系,發展了同周邊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關系。他為打開中國外交新局面,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來進行現代化建設,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國際發生政治風波,黨和政府在他和其他老同志堅決有力的支持下,依靠人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從而經受住嚴重的考驗,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尊嚴、安全和穩定。 |
========================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8-22 4:57:21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