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涯布衣 來源:中國集幣在線
收藏活動源遠流長,早已有之,但在我國,蓬勃興起的郵幣卡收藏活動,應以上世紀八十年代為界,距今也不過二十多年,磁卡則更短,只有十來年時間。
因此說,在我國,郵幣卡收藏是一項新興起的活動,因為是新興,就必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它走完萌芽期的發展、早期的成熟、中期的繁榮、后期的萎縮之后,還將長期存在,這可以從古錢幣古瓷 器成為收藏家癡情之物可以體現出來,窺一斑而知全豹,因此,可以斷定,新中國的郵幣卡將長期存在。那種認為市場行情低迷了,就斷定郵幣卡已成為死亡板塊的說法,未免有失偏頗。
既然郵幣卡收藏活動將長期存在,也就可以肯定地說,對它的投資活動也將長期存在,行情也會經常伴著這種投資活動出現,從長遠、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說,成熟期的收藏投資活動將越來越理性,這種理性會使暴利時代的終結,隨之而來的將是緩慢的、穩定的、長期的、微利的收益。
收藏品的投資有著它的特殊性,和其它商業投資不同。
其它商業投資相對來說,有著較為透明的投資環境,所有商業運行有著很多的共性,可用公式來預算,如貸款利息、原材料價格、生產成本、上交稅金、員工報酬等等。
但收藏品投資處處體現個性化、隨機化,處處存在不確定性,無法套用固定的公式來測算投資收益,它的投資方式必須根據收藏群體需求的變化而變化,而收藏群體的需求更多體現在藏品的文化底蘊、民族情結上,這是一種心理的、軟件的需求,因此,投資者也必須有豐富的文化知識,了解民族生活習慣,了解收藏特點,才能在收藏品的投資活動中取得較好的收益。
現階段對郵幣卡的投資活動,說句不恭的話,在相當一部分人當中,其實是一種睹搏行為,從發行部門到代理商,從市場經營者到廣大投資者,存在著嚴重的短期思維,都希望在短期內使新發行的品種迅速升值,更有甚者,引用股市操作方法進行郵幣卡投資,資金實力、控盤莊家、高拋低吸的思維違反了收藏的基本規律,雖然在一定時期內有顯著的效果,但從長遠的來看,收藏規律必定對這些方式進行審判。
使用消耗、沉淀分散、求大于供,是使藏品不斷升值的必然規律。
時間,是衡定藏品有無價值、價格高低的必經之路。
有人說,郵幣卡市場是一個政策市,在現階段內,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它迎合了短期思維的炒作,但從長遠來說,則可以否定,一件藏品,一個收藏板塊,當它退出流通領域,當它進入收藏范圍時,就可以擺脫政策的制約,市場價格,全由收藏需求決定,由它來體現該藏品的真正價值。古代藏品不說,就是新中國的藍軍郵、一片紅、一版紙幣、第一套磁卡,也說明收藏的基本規律。
不管現在的郵幣卡市場行情如何低迷,不管投資者如何悲觀,總會有人對郵幣卡一如既往的收藏,因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精神享受,并不過分注重經濟收益,他們更注重該藏品的文化內涵,當投資者不看好現在的郵幣卡而使它大量消耗后,當某一時期出現相當的需求時,當這種需求出現求大于供時,這凸現了它的價值,這時,行情就來了,賺錢的機會也來了。
誰又敢斷定,現在新發行的郵幣卡,在大多數人對它失望時,若干年后,它不會有收藏珍品產生?
當然,這必須經過漫長的時間,經過大量的消耗沉淀之后才能出現。希望在短期內出現這種行情,則不現實。
有收藏群體存在,就有收藏市場的存在,有收藏市場存在,就有賺錢機會的存在。
機會的出現,或久或近,行情的來臨,或大或小,市場的價格,或高或低,總會隨著收藏規律到來。
因此,理性的投資者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和坦然的心態靜等這種機會的出現。
市場長存,機會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