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明罡
來源:《金幣資訊》53期
如果讓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評論目前金銀幣市場狀況的話,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會說金
銀幣市場的現狀是缺乏熱點,過于平穩。的確,從表面上看來,隨著《龍鳳呈祥》、《貴妃醉
酒》等傳統熱點的熱潮消退,整個金銀幣市場沉寂了許多,盤面上看不出有比較明顯的領軍品
種。但是,投資者看不出并不意味著客觀上金銀幣市場就沒有熱點可尋。事實上,在幾大龍頭
品種表現趨于平淡的同時,金銀幣市場并非毫無生機可言,雖然一些突出品種的成交狀況并不
理想,但其他板塊中還是有不少品種在持續買盤的推動下,逐步顯露出了“英雄本色”。目前
,在金銀幣市場中“暗潮涌動”的品種主要集中于兩個板塊:一是新概念板塊,如局部帶彩
的《乒乓球》一盎司銀幣、部分“包銷”的《工商銀行》加字銀幣等,二是題材比較突出的本
色金銀幣板塊,如《敦煌藏經洞》套幣等。這些品種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強勢品種,也不是市
場聚焦的熱點品種,但是,它們在最近一段幣市冷清期的表現卻似乎更強于那些傳統意義上的
熱點。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的情況,一方面在于我們的投資思維形成了一種定式,把熱點品種看
成了金銀幣市場的全部,一般在投資者的心目中,熱點品種是引領大盤的關鍵,因此把熱點品
種的走勢擴大為所有品種的走勢,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除了熱點以外品種的形態;另一方面,由
于金銀幣市場相對其他投資市場而言是個新興市場,因此各個板塊乃至具體品種之間的發展進
程并不均衡,投資者也很難將注意力和資金全面投向整個市場,這就造成了投資視角的偏移,
對于絕大部分投資者而言,關注少數熱點、忽略大部分品種是正常的現象。而在這種情況下,
相當部分非熱點品種的走勢和投資潛力就較難被發現。
但是,無論是否被立即發現,金銀幣的投資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一些長期被忽視
的品種,無論從各方面的條件來看,可能都不亞于熱點品種,而熱與冷之間的差別也就造成了
兩者間比較明顯的價格差距,由此也就潛藏了一定的啟動能量。當整個市場趨向平淡的時候,
熱點品種價格的調整也順勢打壓著其他品種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非熱點品種的低價效
應將表現得更為明顯,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就逐漸增強,在熱點品種價格抬升比較困難的情況
下,部分投資者勢必會對這些非熱點品種加大投入力度,從而形成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的局
面。雖然與真正的熱點品種相比,這些金銀幣的表現還并不顯眼,但是在持續不斷的吸納下
,經過一個階段,其價格抬升的幅度還是很明顯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們就成為了平淡市
道中的熱點。
然而,即使有部分非熱點品種在平淡的市場形態下逐步成為了不是太熱的熱點,但是,
相對于整個金銀幣規模來說,仍然有大部分的金銀幣品種還沒有真正出現這樣的變化,而且其
中絕大部分品種的價格定位與熱點品種還是有相當的差距,上漲的空間還是比較可觀的,因此
,即使平淡格局還要再延續一段時期,金銀幣市場始終不會缺乏熱點,關鍵還在于投資者的眼
光、選擇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