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從金銀幣分類看金銀幣收藏有感!
李老說:我們目前很大的一個遺憾是,純金銀幣沒有好好發展起來,結果導致了投資者在收藏幣領域的廣泛運作。要解決這一困境,純金銀幣即熊貓幣應當盡早在銀行掛牌回購,便于變現,這樣可以有效地把收藏幣領域的投資者吸引過來。純金銀幣的投資功能強于金條、金飾,它的運作在國外有很多成功經驗,例如楓葉幣等。我想,盡管我們目前的工作在政策方面還沒有完全疏通,實現起來也固然會有一定的操作難度,但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渠道,我們應該努力把它完善起來。
在三種幣中,收藏幣是最具有文化的一塊。按照國外的經驗,收藏幣是緩慢增值的,它的升值取決于藏品市場的自然消耗,而不是通過大炒大賣。但到了我們國家,由于投資渠道少,現在很多人把收藏幣當作一項可以實現暴富的投資,像當年的“山河一片紅”、“猴票”等郵品一樣,人為地炒起來,結果雖然富了一批人,但大部分的投資者卻是被套了。現在有些人“義憤填膺”,把套牢的罪責歸咎到發售機構,我看,這些人是投資量太大,求勝心太切了吧?我提醒大家,套住是正常的,所有的投資市場,例如股票,不也有被套住的嗎?投資就有風險,把收藏幣用來投資也一樣,尤其盲目的投機,被套的可能也就大些。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有周期性和市場規律,要有長線投資和被套的準備,大量投入資金堆積金幣籌碼炒作的風險更高。因此要鼓勵理性投資,快樂收藏,要以收藏的心態介入,量力而為,棄不能大量投入購買,壞了心態,從而影響了日常生活。收藏幣是緩慢增值,它的升值取決于藏品市場的自然消耗,隨著收藏群體的擴大,供求關系決定價值。如果你堅信金幣未來的市場,那么請君靜下心來,耐心等待,靜靜品味收藏帶到的酸甜苦辣。要拿出再等待三年的思想準備。)
關于宣傳工作
無論如何改進體制,改進營銷,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擴大最終用戶,即收藏者的隊伍。金銀幣的收藏者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購買能力,二是文化品味。我們國家現在有錢的人越來越多了,如何把有購買能力的人吸引到收藏金銀幣上來,這就需要宣傳。
(現階段金幣宣傳重點主要是做好基礎工作, 面向老百姓、工薪階層、商人和各企業家,讓全國更多的老百姓知道金幣是怎么一回事,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是真金白銀,具有收藏價值,金幣標有面值,并限量發行, 有哪些購買渠道等知識, 這樣待周期調整結束上升趨勢確立后, 更多的老百姓就會關心并參與進來.)
金幣公司有三大宣傳平臺,在這里我特別強調一下中國金幣網,要大大加強,大大改善。巡展和博覽會每年一兩次,《中國金幣》是每季一刊,而中國金幣網是每天的、即時的,最有吸引力。中國金幣網應當成為行業主流的宣傳窗口,有多少人看,什么人看,要加以研究,除了注重傳播,還要注重導向。
(金幣網站與新浪,搜狐等全國知名網站聯接;辦好中國金幣雜志,了解世界先進鑄幣工藝和技術,培養收藏興趣,引導并鼓勵金幣收藏。在我國各大節日期間宣傳金幣和銷售金幣,進一步開拓金幣禮品化市場。重視金幣博覽會和巡展的策劃和效果,到潛在收藏群體中去宣傳)
前面金幣公司提到明年要出版《圖錄》,我對此很支持,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經過專家的嚴格審核,必須是權威性的,不能有錯誤;其次要注意對錢幣加以編號,號碼的編輯要便于商業交易,符合計算機操作。
(建議圖錄盡量使用實物幣照片,這樣更接近實物幣,盡量減少金幣藝術照圖片)
另外我再提一點建議,金銀幣作為藝術品,應在幣面刻上設計者的人名,可先從紀念章試用,條件成熟了再過渡到紀念幣的應用,要樹立設計的品牌。
(在金幣刻上設計者的人名,并且每隔一定時間評比金幣設計大師,工藝美術師之類,以提高金幣鑄造工藝和設計水平,提高設計師和鑄幣技術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從而提高了金幣的知名度)
我們要力爭在世界評選中占有一席之地,獲選的越多,世界的關注度也就越高,我們的金銀幣銷路也就會越好。
(打造中國金幣品牌,提高金幣的知名度,愿金幣早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炒作的漲跌是階段性的,沒有文化,沒有收藏作為支撐,這種純粹建立在獲利基礎上的投機是站不住腳的。我最后要奉勸我們的市場參與者,要想從金銀幣中受益,首先要了解金銀幣,熱愛金銀幣。愛幣的人多了,愛錢的人少了,我們的事業也就有希望了。
(炒作的跌漲是階段性的,沒有文化,沒有收藏支撐的市場,永遠是沒有希望的市場。我們要立足于長遠,多鼓勵金幣收藏,引導收藏,多學習金幣收藏知識,通過學習,提高對金幣收藏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擴大金幣收藏群體。如果大量投入資金購買金幣堆積,難免會影響心態,投資市場有周期性規律,相信上升趨勢確立后, 更大的收藏群體會再一次得到擴大)
送給投資金幣的朋友:也許您客意要追求的東西,倒不一定能夠實現;不經意間,或許您的理想卻達到了!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12-17 22:16:43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