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郵票轉弱,投機氣氛漸淡,黃金價格持續上揚,這表明:目前幣市的外部環境開始好轉,同時也在醞釀著新的市場機會。
但金總的產品在制造工藝、發行量、選題等方面出現了歷史性倒退。
舉例來說:
制造工藝方面:鬧天宮以后有什么精品可言?為何?經濟利益驅使,采用次等的進口設備生產產品,結果可想而知。
發行量方面:全面擴容,變相擴容。據說今年的生肖雞的梅花品種擴容驚人,金總似乎把金銀幣當成普通生活商品在批量生產。
題材方面: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浩如煙海,但目前的題材還僅僅局限在京劇、古典文學、宗教等方面,顯得十分狹窄。
市場的出路在何方?
個人認為,目前金總扶持市場最切實的做法應該是:
1,尊崇物以稀為貴的原則,逐步削減金銀幣的發行量,讓發行量重新回到一個合理的水平!在收藏市場和禮品消費低迷、萎縮的狀況下,大幅擴容是一種極端的反市場的做法!
2,降低市場零售指導價,讓利給收藏者和消費者。高溢價的做法是一種殺雞取卵的短期行為!
3,培育金銀幣品牌,樹立價值投資理念,加強調控市場的功能,抑制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