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日偽“漢奸票”(葉真銘) |
發布日期:09-12-11 08:19:1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葉真銘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12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日寇侵華期間,不僅用步槍和刺刀任意剝奪中國人民的生命,而且還扶植滿偽漢奸成立偽銀行、大量發行“漢奸票”掠奪榨取中國人民的財富,給中國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推行“以戰養戰”的戰爭政策,日寇軍隊侵略到哪里,“漢奸票”就發行到哪里。從關內到關外,從北到南,日本侵略者先后直接操縱或扶植建立8家滿偽銀行。“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關東軍扶植末代皇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于1932年7月成立偽“滿洲國中央銀行”。1936年12月,日寇扶植漢奸殷汝耕組織偽“冀東自治政府”,成立偽“冀東銀行”。1937-1938年,日本侵略者先后在張家口、北平、南京等地扶植成立偽“察南銀行”、偽“蒙疆銀行”、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和偽“華業商業銀行”。1938年,日寇又扶植大漢奸汪精衛在南京組織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于1941年1月成立偽“中央儲備銀行”。日寇侵占廈門后,于1942年2月成立偽“廈門勸業銀行”。這些日偽銀行都發行有貨幣,投放市場流通,成為日本侵略者進行經濟掠奪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為推銷“漢奸票”,這些日偽銀行發行的貨幣在票面圖案設計方面都進行了“偽裝”。如汪偽政權發行的偽“中央儲備銀行券”5角及以下面額者票面都印有中山陵圖,1元及以上者都印有孫中山像,標榜汪偽政權也是孫中山先生信仰的追隨者,以此迷惑世人。偽“滿洲國中央銀行”發行的偽幣,起初票面上印有強烈殖民主義色彩的圖案,如偽滿洲國五色旗、偽滿皇宮等,后來為麻痹中國人民的反滿抗日情緒,票面設計改為中國民眾尊從的孔子、孟子、財神爺及孔廟等圖案。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為使人民接受偽幣,該行紙幣票面設計有黃帝、關公、孔子和龍形圖案,該“漢奸票”上還有以精忠報國著稱的民族英雄岳飛圖像,真是一種強烈的諷刺。 由日本特務、日本商人組建的各種“株式會社”(股份公司)、洋行和日偽政權操縱的代理商店、合作社等組織,把魔爪伸向淪陷區各市、縣基層,用這些日偽銀行發行的“漢奸票”強行低價收購糧食、棉花、煤炭、鐵礦石等戰略物資。為了推行上述“漢奸票”,日偽還采取了極其野蠻的手段禁止國統區法幣和敵后抗日根據地貨幣的流通。如在河南省開封市日偽政權強制規定人民不得持有法幣,如發現持有法幣1元者沒收,持有60元以下者處徒刑并罰款,持有60元以上 |